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近日,“ 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动在京启动,京冀晋三地携手生态保护修复,共建生物多样性之都。

“迎豹回家”项目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指导,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绿化基金会、北京林学会、河北省林学会、山西省林学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发起,房山区园林绿化局、窦店集体林场承办。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表示,华北豹如果能回到北京,将是北京生态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表明北京的生态系统将变得更稳定、更可持续、更健康、更多样。

“北京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都、国际交往中心,发起这样一个活动具有非凡意义。项目取得成功将为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宝贵经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

据介绍,“ 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动将打出“组合拳”,推动华北豹种群及其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在栖息地改造方面,将在京冀晋三省市交界的华北豹生境廊道和栖息地区域补植栎类等乡土阔叶乔木树种共计1000万株,构建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优化现有林地的林分结构和林下植被。栎类的橡子可以为狍子、野猪等华北豹的主要猎物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栎类森林的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生境廊道的修复,为华北豹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

共同行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将分为三个阶段:短期(2025年至2030年)重点构建四方合作机制,完成橡栎林种植和栖息地改造,建立野外监测体系,启动社区参与和自然教育;中期(2030年至2033年)着力扩大适宜生境面积,促进华北豹种群增长,深化生态产业发展;长期(2033年至2035年)全面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华北豹生境廊道和适宜栖息地的全面恢复,构建“保护—发展”良性循环模式,打造国际生态保护典范。通过三省协同、多方参与,最终实现华北豹种群稳定繁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