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最近10年,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37.2%,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北京市保持结核病低疫情地区水平。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人体除头发、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其中,病变发生在肺、气管、支气管、胸膜等部位的肺结核占比80%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3年,我国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为74.1万人,估算发病率为52/10万。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发病数排第3位,占全球发病数的6.8%。

今年北京市防治结核病日的活动以“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为主题,发起了企业志愿者招募计划,发布了北京市结核病防治IP形象“智慧核小卫”。市疾控中心表示,将推进智慧防控,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全民参与,持续巩固结核病低流行态势。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构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统筹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提升防治服务质量。2024年,北京市报告肺结核患者4729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至2024年,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37.2%,年均递降率为4.5%,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

编辑:庞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