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文化旅游供给和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介绍,“双节”期间,北京市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围绕中秋、国庆主题,结合自身特色,共推出各类展览活动126项,其中展览40项、活动86项,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历史、艺术等方面。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在展览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以2012年以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完整呈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发展历程;故宫博物院“茶·世界——茶文化特展”立体展现了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明。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工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着力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中国现代文学馆“坐标-馆藏革命文物特展”集中展示了一大批珍贵手稿,通过文物涵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活动方面,各博物馆围绕京味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主题,推出一系列民风民俗体验活动,形成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文化新风尚。9月29日中秋节当天,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觉生仲秋·闻钟赏月”中秋文化体验活动、首都博物馆“花长好、月长圆”家庭合写书法活动等一批中秋主题活动,彰显了内涵丰富的节日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京味文化。
结合青少年观众特点,博物馆推出传统文化、红色教育、趣味互动、研学实践等4大类32项主题活动,培育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历史思维、精神素养和文化自信。
各博物馆还积极探索“博物馆+演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海上升明月”中秋音乐会、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北京‘博物馆之夜’——影戏团城夜未央”等演出活动,将为观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