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7月1日,北京市西城区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系列场景发布会暨2024“西城小哥”服务月启动仪式在大栅栏街道党群中心举行。

为快递员义诊(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大栅栏街道党服务群中心是北京首家以新就业群体元素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内设置了“暖心驿站”,饮水、休憩、充电、打气、热饭、阅读、缝补、修理、法律咨询、量血压、基础医疗应急等服务项目一应俱全,中心内还建设了“小哥议事厅”,充分发挥街道圆桌工作法的优势,探索基层协商议事、小哥“吹哨报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城区新就业群体主要以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为代表,共有从业人员8000余人。通过属地、行业、企业三方携手,以快递分拣中心、外卖站点为抓手,西城区建立了8个新就业群体党支部,通过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带动企业网点融入属地党建工作。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西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栅栏快递行业流动党员党支部”由来自顺丰、京东、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德邦等7家快递企业的22名党员小哥组成,支部成员中刘阔、齐南南等多名快递小哥曾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最美快递员”等荣誉称号,是西城区新就业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带领小哥群体主动担任“小蜜蜂”网格员,践行“小蜜蜂”精神,发挥小哥“走街串巷”工作优势,参与“未诉先办”、平安建设、民生保供、为老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在争当“红墙先锋骑手”中展现“西城小哥”新作为。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记者了解到,西城区以场景友好、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治理友好为目标,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新就业群体区域分布情况,在大栅栏、德胜、什刹海、西长安街、新街口、金融街、陶然亭、月坛等街道打造首批“友好街区”“友好园区”“友好景区”“友好商圈”“友好街巷”等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助力新就业群体安心工作、温馨生活。

“希望以此次‘西城小哥’服务月为契机,对新就业群体开展一系列服务。”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城区科学规划新就业群体停车区域,设置充电柜、安装智能插座,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辖区商户等服务资源,设置“友好商户”“友好驿站”等服务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饮水助餐、医疗问诊、文化活动等全方位服务,构建起新就业群体“十分钟服务圈”,形成团结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友好街区”。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