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和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等单位,构建贯通式培养体系,形成“学会—高校—中小学”三级资源网络。

导师“双轨制”阵容

学术引领方面,50%来自985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刘成林(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科大肖俊(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人大窦志成(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等教授,亲授生成式AI、科学智能等前沿课程。

基础教育衔接方面,50%为中小学名师,如人大附中武迪、北京市十一学校郑子杰等,确保课题落地与学生认知适配。

公益覆盖广度与深度方面,营地为公益属性,主办单位自筹经费组织活动和教学,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四年累计2万余人报名,正式入营763名中小学生,覆盖除西藏、台湾外所有省级行政区,乡村振兴重点县学生享全额食宿交通补贴。

2025年报名量激增,单期超6900人报名,选拔率仅2%(如2025年北京营153/6976),形成全国性AI人才储备库。

2025上海AI探学营开营仪式合影

2025北京AI探学营开营仪式合影

三阶进阶培养:从理论到国家舞台的蜕变之路

1.集中学习:点燃兴趣的火种

前沿课程设计:12大专题覆盖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博弈、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生成式AI等。

大师启蒙:刘成林《人工智能导论》解析大模型趋势,窦志成用AlphaGo案例拆解算法,学生追问“量子计算能否取代经典计算”展现深度思考。

2.课题探究:直面真实问题

截至2024年12月,累计产出180余个课题,2024年占比最高(秋季74个+上海32个)。

跨学科融合:如“基于Mediapipe的八段锦智能评分系统”(体育+算法)、“智能小厨星”(生活+AI)。

社会问题导向:鼓励解决实际问题,如“老人防摔倒检测装置”“城市雨水回收系统”。

国际化资源:参访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与瑞典皇家学院、剑桥学者交流。

3.成果亮剑:少年对话院士

国家级展台:18项作品亮相中国自动化大会青少年科普展,获院士现场指导。如北京李昊霖《Generals游戏策略分析与展望: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湖北李星葳《基于VGG16模型的脑肿瘤检测系统》获得院士们表扬和鼓励。

温度叙事:代码背后的少年理想

“以前觉得AI是科幻电影,现在我知道它能解困现实。”内蒙古呼和浩特学生张馨月,连续三年参与探学营。从计算机视觉小组起步,到设计《基于DNN的评估函数在亚马逊棋博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她将博弈论与DNN结合,如今她立志“用AI优化草原牧区资源调度”。

“我的代码要让足球赛场更公平。”湖北襄阳罗霄的《足球赛场YOLOv8检测系统》,通过动态捕捉球员位置与动作,辅助裁判识别越位、手球争议。项目从县中教室走向国家展台,获桂卫华院士勉励。他在结营日志中写道:“技术不应是北上广的专利,县城中学也能改变世界。”

“八段锦遇上机器学习,千年养生术有了数字知己。”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韩卓奇与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明泽联合开发的《基于机器学习与和积法的八段锦智能评分系统》,用Mediapipe捕捉关节姿态,结合和积算法评估动作标准度。项目获瑞典皇家学院KarlH.Johansson教授肯定,韩卓奇感慨:“AI不是取代传统,而是让更多人看见它的美。”

未来图景:从人才孵化到科技报国

贯通培养体系。早阶介入——中学生接触蛋白质预测、大模型训练等研究生课题,打破学段壁垒。全国协同——云南、贵州学生通过县中计划与北上广同台竞技,2024年上海营增设“一江一河红色航程”课程,融合科学家精神与技术创新。

科学家与探学营同学的互动交流

“多年后面对科研攻坚,我仍会想起导师带我调试KNN算法的那个夏天。”北京营学员刘渃曦的结营感言,道出少年与AI的初遇。这场跨越课堂与实验室的旅程,正在用代码书写中国人工智能的明日星河——这里没有天才神话,只有每一个被点燃的平凡少年。(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