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号召,加大力度面向全国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港澳同内地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交流,进一步推动提升我国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培育未来的人工智能英才,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百人团”专家于2024年6月25日至27日走进港澳地区中小学校,面向港澳地区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港澳行”主题活动。
澳门站:助力师生提升信息科技素养
6月2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侯增广,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熊璋,CAA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A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希未,在澳门培正中学进行授课和交流。
活动期间,“科普百人团”的专家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向澳门培正中学授予“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AICE)共建示范校”牌匾,培正中学作为澳门特区的著名中小学代表,是2022年首批AICE共建示范校。这次授牌表达了对该校在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素养培育上的付出给予认可。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侯增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青少年中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未来领军人才,并将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广大的学生。借此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科技强国”的宏伟愿景。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在会后表示,澳门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本地学生的科技素养。期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次宝贵的机会,拓宽视野,深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提升AI技能与信息科技素养。通过与中国自动化学会及其他协办单位的紧密合作,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创科教育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三位专家给澳门师生带来AI讲座
6月25日上午,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百人团”的侯增广、熊璋和刘希未为参与活动的澳门师生作主题讲座。
侯增广以“未来与机器人”为主题作专家报告。他从触觉的原理和感知“图灵测试”入手,介绍医疗机器人、康复医疗机器人的原理和研发过程,简要讲解了康复机器人的机构设计、控制策略和训练策略,以及手术机器人的成像系统和机械臂系统,并对脑机接口及其所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对医疗机器人的讨论,他为师生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专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和无穷价值。
熊璋的报告主题是“与人工智能一起成长”。他表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普及的今天,应引导青少年学会理解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适应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参与人工智能的优化升级,享受人工智能的便利高效,并践行数字社会责任。在教育新生态中,应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把师生从过去以知识传递为导向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实践实验、跨学科学习、求知探索和解决身边的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熊璋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每个孩子都会拥有人工智能“发小”“闺蜜”——AI Agent(人工智能体)这类AI智能学伴将协助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提供更为实时、客观、准确的评价,为未来学校教学教育赋能。
刘希未解析了“智能时代的新科技革命及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他表示,人工智能实现了从感知识别到认知决策的飞跃,并进一步跨越到语言与想象等深层思维与交互层面的渗透。在智能时代,青少年学生应该掌握利用好人工智能工具,熟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思维逻辑,增强数据意识,提升人类的高阶思维能力。
6月25日下午,“科普百人团”在澳门培正中学举行澳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交流会,“科普百人团”的专家与澳门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代表交流了人工智能高校与中小学联动案例和经验,并就中小学师资建设体系设计和校内人工智能精品社团建设规划进行深入探讨。参与交流会的专家还一起参观了澳门培正中学的科技实验室,观看了硬件、航模、编程等社团的学生作品及所获奖项。
香港站:科普百人团专家走进十所校园交流
6月26日,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百人团”的专家来到香港,参加在香港举行的“香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交流会”。
“科普百人团”的熊璋、刘希未以及深圳市龙华未来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黄秉刚出席活动,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胡锦添、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健荣、香港学界体育联会荃湾及离岛区中学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植文显,以及多所学校校长和主任参加交流会。
6月26日下午及27日,中国自动化学会的专家们走进香港的数所中小学,考察当地STEAM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情况与设备环境,并在与校方的会晤中分享心得及建议。在各场交流的尾声,“科普百人团”的专家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分别向几所学校授予“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AICE)共建示范校”牌匾。
6月27日上午,在香港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科普百人团”的黄秉刚作主题为“从‘自然语言处理’洞察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的专家报告。黄秉刚从图灵测试和早期自然语言处理常识引入,讲到Alpha Zero战胜AlphaGo,展示了通过自我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可以在没有人类知识输入的情况下,达到甚至超越人类顶尖水准的本领。最后,黄秉刚分析OpenAI的GPT和Sora的进程和原理。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内地与港澳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合作交流尤为重要,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期待未来三地的教育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举办联合研讨会、交流互访、师资培训等活动,促进三地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创新;通过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成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受益,为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作出更大贡献。(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