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昌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明文化论坛将于7月13日在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景区开幕。本届论坛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主题论坛举办期间,将举办“明韵风华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和“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专题展”,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将齐聚明十三陵,实现文物“走出去”和“请进来”。

展出文物金爵,出土时为一套两件,由金托、金爵组合而成,可以分合,是明万历帝生前的御用酒器。器型为打制成型,再加以錾花工艺为主进行表面纹饰的加工。托盘为折沿浅腹平底盘,中心立一树墩形柱,三面分别雕出花瓶形,瓶内各插一支嵌珠宝的花卉,该三角形墩柱的目的在于使金爵杯更好地固定在金托盘上。

该器深腹,短尾,长流,二圆柱,三足外撇,一侧附方形把。托,盘形,平沿,浅腹,平底,中心立一树墩形柱,三面分别雕出花瓶形,瓶内各插一支嵌有珠宝的花卉。爵腹外壁压刻半浮雕式的二龙戏珠及海水江崖流云纹。三足及二柱刻龙首纹,把饰云雷纹,三足上部及二柱顶端各嵌红宝石一块。托口沿及腹内壁刻勾连云纹,外壁饰二龙戏珠纹,底内壁刻半浮雕式的龙赶珠及云纹。中心立柱满饰如意云头纹。插入瓶形内的牡丹花枝上除嵌有红、蓝宝石外,还饰以金银锭、珊瑚、犀角等八宝装饰。爵底外壁刻字一周:“万历年造足色金重五两一钱七分”。

相关阅读

明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疏《酒色财气四箴疏》,指责万历皇帝乃昏君、庸君。雒于仁在奏疏中特别指责皇帝嗜酒,甚至喝得昏天黑地,以致成了一个胃已喝坏的“酒蒙子”。万历皇帝确实有胃病,不过是不是喝酒导致的,不好说——有胃病未必说明其酗酒。看过这份奏疏的万历皇帝曾这样辩白:“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举动,岂有是事!”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万历皇帝承认自己喝酒,但不认为自己酗酒。

其实,翻阅史书后可以发现,关于万历皇帝醉酒的记载只有一次,而且发生在张居正还在世的万历八年。这次记载出自明代宦官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酌中志》是一本研究明代宫闱史的权威书籍,书中详细记述了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由于作者10岁入宫,在宫中生活了几十年,知道许多宫廷内幕。加之该书是作者在监牢中愁苦时所作,既不是奉命行事,又没有利害关系,所以着眼点与一般文人不同,讲述了正史中不可能看到的详细记载。虽然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以记述万历以前的朝廷掌故和政治生活而著称,但也没有如此全面系统地阐述过。

《酌中志》是这样记载万历皇帝醉酒事件的:一日,年幼的万历皇帝喝醉以后,腰佩宝剑,夜游皇城。在这期间,他用剑割下了一个宦官的头发,然后又杖刑了另外两名宦官(几乎被打死)。此事很快被其生母李太后得知。第二日,她脱下宫袍,换上青布衣,取下耳环,对外声称要召见内阁大臣一齐告谒太庙,废除失德的万历皇帝,立潞王为皇帝。年轻的万历皇帝听说以后万分恐惧,连忙到自己母亲的宫外长跪哭泣。过了很长时间,万历皇帝彻底悔过后,这事才告一段落。《万历邸钞》也有类似的记载。

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为自己辩白的时候,对醉酒失德所举的例子就是“持刀舞剑”,与万历八年的“佩剑夜游”正好相符合,可见李太后的管教对万历皇帝的印象非常深刻。李太后一直到万历四十二年才去世,可以想象,如果万历皇帝再次醉酒,李太后就算不处罚已经成年的万历皇帝,也会有意见。但是,从万历八年到万历十七年将近10年间,再也找不出任何万历皇帝醉酒或者李太后因皇帝醉酒而生气的记载。因此,鉴于万历皇帝对醉酒的认识和印象仅停留在万历八年的“持刀舞剑”,可见他此后并没有大醉过。雒于仁对其“日饮不足、继之长夜”的指控,应该是站不住脚的。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