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昌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明文化论坛将于7月13日在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景区开幕。本届论坛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主题论坛举办期间,将举办“明韵风华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和“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专题展”,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将齐聚明十三陵,实现文物“走出去”和“请进来”。

展出文物之一——十二龙九凤冠出自孝靖后随葬器物箱内,冠上部呈扁宽状,漆竹胎,金口圈;口部两侧有开口,宽1.7厘米、长5.3厘米。冠上饰十二龙九凤:正面顶部嵌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姿态各异。凤作展翅飞翔状。

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正面顶部一龙,串饰系珍珠3颗,宝石2块;中层中间一龙,串饰系珍珠、宝石各3颗;其余龙凤串饰均以珍珠2颗、红蓝宝石各1块做成。凤眼嵌小红宝石2块。龙凤之间嵌大珠花8朵,每朵中心嵌宝石1块,或6块,或7块,或9块,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插饰翠云90片,翠叶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12块。每块宝石周饰珍珠6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冠后面下部左右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衔博鬓,左右各三扇,每扇饰金龙一条,珠宝花2个,珠花2个,边垂珠串饰。冠通高32厘米、口径18.5至19厘米,博鬓长23厘米、宽5.5厘米,金口圈宽0.7至1厘米。全冠共有宝石121块(其中,红宝石53块,蓝宝石62块,绿宝石4块,黄宝石2块),珍珠3588颗,小红宝石18块。冠总重2595克。

凤冠为皇后的礼帽,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据《明会典·皇后冠服》所载:洪武三年及永乐三年定制均为“九龙四凤”冠。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分别为“十二龙九凤”“九龙九凤”“六龙三凤”“三龙二凤”,依凤冠出土位置和同出器物判断,属于孝端、孝靖后各2顶。其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龙凤数目不同。另外冠上所饰珠花、翠云之数也与上述《明会典》所载不合。由此可知,明初所定冠服制度至万历时期已有变化。这批珍贵遗物不仅是研究明后期帝后冠服制度的重要科学资料,而且也大大丰富了文献资料的内容,同时也可纠正明史研究上的一些错误之处。

相关阅读: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