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11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通运街道“通运风尚”文明培育暨“副中心因我而美”首场常态化活动在荔景园社区举办。在街道“邻家好人帮帮团”成员的带动下,十余组亲子志愿家庭主动走出家门,以“小手拉大手”的暖心模式,参与楼门清扫、停车管理行动,用劳动与协作守护社区文明,践行“副中心因我而美”理念。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通运街道供图)

活动现场,亲子家庭在“邻家好人”的带动下,组成“文明小分队”,率先聚焦社区重点楼门开展行动。

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手持扫帚、簸箕等工具清理楼道散落垃圾,有的用抹布仔细擦拭楼梯扶手、窗台与公示栏。“妈妈,你看楼道里多么干净。”小小志愿者兴奋地向家长展示劳动成果,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成就感。

随后,亲子家庭“转战”小区停车棚。面对散落的树叶、部分随意停放的车辆,大家有条不紊地弯腰清扫、捡拾枯枝落叶,合力将歪倒的车辆扶稳归位。

活动中,亲子志愿家庭一起张贴规范停车标识牌,孩子们还化身“小小引导员”,主动提醒前来停车的居民规范摆放车辆,赢得居民的点赞与配合。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通运街道供图)

活动尾声,青少年志愿者手持调查问卷,征集楼门、停车管理的意见,为后续社区治理提供了鲜活的民意参考。

今年以来,通运街道深刻领会“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的实践要求,紧扣市委及副中心文明建设部署,以“邻家邻”工作法为核心路径,系统构建邻德、邻乐、邻助、邻治、邻誉、邻暖的“六邻”通运风尚培育体系,全力打造“通运好邻里”幸福共同体。

通运街道党群办工作人员介绍,“副中心因我而美”常态化活动以践行文明理念、助力破解基层治理痛点为出发点,充分发挥“邻家好人”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聚焦社区楼门、停车乱象等群众关切的民生小事,通过十余场接地气、有人气的活动,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文明理念践于行动、扎根家庭、融入邻里。

未来,通运街道将持续推进常态化活动在各个社区铺展开来,不断优化活动形式、扩大群众参与面,让“清障焕新、规范停车”成为“通运风尚”的生动注脚,推动文明理念在副中心大地持续传递。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