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7日,“非遗焕彩 红门新韵”——小红门乡第三届文荟大集在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鸿博郊野公园启幕。活动伊始,小红门乡乡长贾淼上台鸣响“开市锣”,文荟大集正式开启。

鸣响“开市锣”(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文荟大集主打文化体验和互动体验两大特色。在文化体验方面,小红门乡邀请中国杂技团为居民带来专场杂技表演。文荟大集搭建欢乐舞台,邀请专业演员与草根团队同台献艺。小红门乡地秧歌队携手中央民族歌舞团带来新节目,让人眼前一亮。知名相声演员何沄伟、张嘉桐倾情助阵,表演相声《快乐生活》,展现说学逗唱的真功夫。来自辖区院校第八十中学牌坊分校的中国舞社团带来舞蹈《新农新声》,在动感十足的音律中秀出真才艺。此外,中幡表演、飞叉绝活也让群众大饱眼福。

剪纸体验(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活动中,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剪纸传承人刘立宏带着两幅专为小红门乡定制的剪纸作品与居民交流互动。这两幅“魅力小红门”系列剪纸作品将小红门乡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其中一幅作品,狮头的眼睛是葫芦图案,有福禄的寓意,人物的眼睛则为桃心,表达对小红门乡的热爱。”刘立宏介绍道。

本次活动共分为寻根溯源、匠心传艺、红门新韵、红门影院四个板块,居民来到大集,既可以触摸小红门乡的文化脉络,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秧歌、金漆镶嵌技艺零距离互动,还能做游戏、品美食、看电影,在持续12小时的大集上感受颇具文艺范儿的欢乐美好。

据介绍,小红门乡已连续三年开展文荟大集活动,充分发挥地秧歌、金漆镶嵌技艺这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优势,融汇舞狮、飞叉、传统舞蹈等多种乡域民俗非遗特色,盘活辖区文化资源,倾力打造非遗与惠民相结合、专业与民俗相配合的文化服务品牌,践行“政府搭台,多方献艺,群众受益”的文化发展理念,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