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近日,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大山子北里社区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单元楼道里的每一层多了一道亮黄色的“安全线”。崭新的靠墙扶手、显眼的地面警示贴,这些看似简单的改造,显著提高了小区里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的出行便利度,真正解决了他们的“心病”。
改造后的楼道(央广网发 酒仙桥街道供图)
大山子社区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有居民3400余户,常住人口超过万人,小区多为5至6层的单元楼,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也以老年人为主。居民多次反映,楼道台阶高,老年人及特殊群体上下楼没有辅助支撑,出行不便。
为此,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与辖区链家集团共建,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机整合、有效利用,实现社区周边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并于今年5月启动“稳当当计划”公益项目,共同推动扶手安装公益项目在社区落地,让老年人“上下楼”变得更加省力且安心。之后,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入户调研、实地勘测等方式,最终确定为小区所有76栋楼、204个单元安装防滑便民扶手和地面警示贴,覆盖1000余层楼梯间,惠及居民3414户。
便民扶手安装虽是小工程,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大文章。酒仙桥街道以党建引领“微改造”,整合资源力量,健全辖区各方参与社会治理机制,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办好这件“关键小事”,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为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用“小小扶手”托起稳稳的幸福,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