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市民中心四层剧场内掌声阵阵,一场特别的辩论正火热开麦。“乡亲都来说”潞城镇乡村辩论赛首场表演赛上,驻村第一书记们带着基层一线的鲜活治理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携青年视角的前沿思考,围绕邻里矛盾化解这一百姓日常难题展开激烈交锋。这场“实践派”与“学院派”的碰撞,正式拉开潞城镇“以民声促民生、以共辩促共识”基层治理创新的序幕。

“乡亲都来说”潞城镇乡村辩论赛现场

“立论要立足村情,驳论得直击要害。”辩论台上,8位辩手你来我往、言辞犀利。7位驻村第一书记搬出“宅基地纠纷调解”“日常邻里摩擦处理”等亲身经历的鲜活案例,用乡土智慧阐释观点;12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则结合专业知识,从法律规范、沟通逻辑等角度拆解问题。每当辩手用接地气的故事讲透道理,或是用精准的分析破解困惑时,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乡亲都来说”潞城镇乡村辩论赛现场

这场辩论更是一堂干货满满的“基层治理公开课”。通州区基层治理专家从治理逻辑深入剖析,区检察院、张家湾法庭的司法人士用法律条文解读争议焦点,中国人民大学纵横辩论社辩手分享实战技巧。与会领导及嘉宾共同启动赛事后,人大纵横辩论社社长宋铮现场传授备赛经验。

从“村口闲聊”到“赛场共辩”,潞城镇让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按照赛事安排,未来3个月里,全镇36个村(社区)将依托“文明银行”基层动员服务体系,组建起不少于8人的村民辩论队。村“两委”干部带头参与,党员、妇女、青年等一批熟悉村情、能说会道的“百姓名嘴”,将把村社发展、切身利益等身边事化为辩题,在村级预赛、镇级初赛、半决赛、总决赛等50余场赛事中充分发声。

“乡亲都来说”潞城镇乡村辩论赛现场

“辩论不是目的,辨明公理、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潞城镇把辩论赛打造成治理能力提升的“练兵场”,让复杂问题在“立论—驳论—结辩”的思辨中愈辩愈明。通过搭建思想交锋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培育治理骨干队伍,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凝聚思想共识中汇聚治理合力,为构建自治有活力、法治有保障、德治有温度的基层善治新格局探索可复制的“潞城经验”。(来源: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