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光影传承·和平永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艺术展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举办。活动通过老物件展示、先辈故事讲述、跨代对话、非遗体验等形式,吸引辖区老党员、“五老”代表、少年儿童及新就业群体代表等广泛参与。
活动现场
观看展览
展览现场,一段暖场视频《爸爸的方向盘与我的皮影梦》生动呈现现代生活与红色传统的交融。签到区陈列的磨边军用挎包、斑驳军用水壶、深勒痕腰带等历史老物件,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艰辛与先辈的牺牲精神,引发参观者驻足沉思。
活动现场
花园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桂小海在致辞中表示,“80年前,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80年后,我们以文化艺术的形式传承信念。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让历史故事焕发新生,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以赓续。”
白锁地讲述亲身经历
活动现场
活动核心环节“先辈故事汇”中,三位老党员深情讲述亲身经历。81岁的白锁地老人展示了一枚参核纪念章,回忆“横穿爆区测射线”的惊险经历,展现为国奉献的赤诚之心。朱亮老人通过一份泛黄的《鲁中晨刊》,再现战火纷飞年代里革命战士的英勇呐喊。王林堂老人则带来记录其战斗与建设生涯的书籍《常胜将军》《大漠岁月》,通过讲述书籍内容诠释共产党员“从战场到戈壁”不变的初心。
“童心问初心”跨代对话环节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童心问初心”跨代对话环节。少先队员代表向老党员提出“打仗时害怕吗”“如何保护红色文化”“核弹能打多远”等充满童真又深刻的问题。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给予坦诚而有力的回答:“怕,但一想到身后的家与国,就忘了怕”“要像佩戴红领巾一样,时时铭记红色故事”“核武器射程有尽头,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永无边界”,在问答间实现了红色信念的生动传递。
老党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宣誓
在庄重的“承诺传承礼”上,老党员为少先队员佩戴特制的“传承星火”纪念章,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代际交接。随后,少先队员代表集体宣誓“听党话、传精神,做红色传人”,誓言铿锵有力。
活动现场
随后,花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江、党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梁微霞、老党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共同拼起“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字样。
嘉宾合影
非遗皮影制作体验区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信仰的桥梁。“五老”代表与少年儿童共同参与皮影制作,在指尖翻飞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体悟红色故事的深厚底蕴。
活动现场
花园路街道将持续探索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通过“祖孙共学”“驿站微课堂”等形式,将皮影演绎、故事讲述融入日常,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推动伟大的抗战精神与和平信念代代相传、永驻心间。(来源: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