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1日,“山水兴寿,五一漫游”兴寿文化生活节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启动。5月1日至5日,上、下苑村和辛庄村两大“漫游生活”阵地,“艺术村咖日”与“落日微醺集”两大活动主题,N多好吃好喝好玩、好听好买好放松的“青梅乡创计划”“文化生活市集”目不暇接。
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兴寿文化生活节汇集启动仪式、青梅乡创计划、艺术咖啡市集、烟火美食市集、非遗雅集、落日音乐会、乡村音乐会、咖啡拉花大赛、艺术开放日、绘本剧、艺术村寻宝、彩虹枕头大战、昌金路骑行解密活动、开心小报童“旧书新知”读报活动&公益卖报、非遗扎染体验等多种活动,更有打卡集章赢代金券活动。
乡村振兴“兴寿模式”
启动仪式上,发布“夏消暑·兴寿行”系列精品旅游线路以及“籽籽同心”兴寿民族团结骑行路线,旨在打造品质化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兴寿镇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吸引城市客群,聚集乡村人气,促使兴寿镇农文旅相互赋能,促进乡村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
现场,兴寿镇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首次推出“青梅乡创计划”。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艺术资源下沉、乡村美育提质、艺术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振兴“兴寿模式”。与此同时,兴寿镇人民政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颁发美育镇长、美育村长聘书,共建校地融合发展创新模式。
村民游客扎堆“赶市集”
上、下苑村的“村咖日市集”让人率先感受到“五一”假期的“忙碌”气氛。三大市集区域——咖啡摊主区、非遗好物·国潮焕新区、旧书新知灵感区,围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村民。为了喝到“兴寿限定特调”咖啡,不少人排起了长龙。咖啡摊位、咖啡拉花大赛、亲子手冲课堂,更是成为“咖啡星人”的集散地。
现场不仅有香气四溢的咖啡,还有N场丰富的互动活动。从指尖的咖啡拉花到山谷的骑行轨迹,从非遗传承的体温到书本传递的温暖,每个摊位都是故事起点。从绘声绘色的绘本剧到妙趣横生的亲子游戏,从敞开大门的驻村艺术家展览到虫鸣合奏的乡村音乐会,每场活动皆是记忆锚点。
辛庄的“落日微醺集”人气爆棚,烟火美食市集汇集披萨、台湾小吃、有机素食馒头、精酿啤酒、云南米线等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游客穿梭在摊位中探寻惊喜,共享舌尖上的狂欢盛宴。
不止美食,辛庄的非遗雅集精彩连连,舞龙表演、柔术空竹、蹬桌、转花碟、变脸、口吐七彩、高车踢碗、相声表演、美猴王模仿秀等非遗演出赢得阵阵掌声。落日音乐会首日的萨克斯爵士乐表演将现场的气氛拉满,后续还有民谣诗歌、电子烟火派对、80后音乐主题之夜、中式民族风等主题音乐秀。
为了持续吸引城区新客流,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本届乡村生活节系列活动期间,上、下苑村和辛庄村推出代金券,市民完成指定打卡任务后可领取代金券。在指定商户范围内无消费门槛兑换代金券,每天限量发放1000张。
青梅乡创助发展 村咖艺术共创 烟火IP提振消费
“五一”假期期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兴寿镇推出“青梅乡创计划”,带来了青梅乡创沙龙、青梅乡创市集、青梅乡创展览、青梅乡创课堂等一系列乡村美育实践活动。“青梅乡创计划”秉持清华美院“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理念,旨在鼓励高校青年力量通过艺术介入唤醒乡村内生动力,构建“高校艺术资源—乡村在地文化—社会创新需求”三位一体的价值转化枢纽,为艺术生、设计师、手艺人、新农人、原乡人的共生共融、为艺术乡建的创新路径提供试验场。未来,该计划将持续助力兴寿打造具有生命力的乡村文化业态、营造可持续的乡村美学生态。
本次兴寿文化生活节邀请众多兴寿镇的村民和“辛庄创客”进行艺术共创。辛庄市集烟火气IP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辛庄创客联盟”的支持。“辛庄创客联盟”以政府引导为背景、联盟推动为纽带、产业发展为抓手,将“人才聚、产业兴”的发展路径落到实处,紧紧握住“创客人才”这一辛庄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不放。
在昌平团区委志愿服务联合会、昌平小伙伴志愿服务队的支持下,活动组织230余名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志愿者以及包括全国劳动模范王月鹏在内的社会人士志愿者在活动进出口为游客指引路线、解答旅游咨询。“蓝马甲”以热情的微笑、周到的服务为广大游客提供充实丰富的旅游体验,让乡村更美更有温度。
近年来,兴寿镇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乡村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来打造,以一镇一IP为目标,以“草莓+文创+旅游+教育+康养”为主导产业,绘就“莓好产业、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彰显首都乡村新景象。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