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1月20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樱桃斜街65号的梨园公会正式开馆试运营。梨园公会历经腾退、保护和修缮后,活化利用成为京剧艺术交流传播中心。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梨园公会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曾是在京戏曲界人士的交流场所,见证了国粹京剧艺术的辉煌历史。2021年4月,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招标结果公布,6处文物建筑签约,梨园公会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梨园公会定位为京剧艺术交流传播中心,馆内设有京剧工作室、社会大课堂区、数字体验阅读观赏区、化妆体验区及露天舞台等区域。梨园公会还融入京剧主题收藏、交流、展示、教研、演艺等功能,多角度展现京剧发展历程、剧种特色等内容。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西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城区持续擦亮“京剧发祥地”文化金名片,在全市率先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活化利用模式。随着西城区更多文物“活”起来,越来越多的历史记忆也得以延续、焕新。

编辑:庞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