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9月8日,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亦庄综保区”)正式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获颁验收合格证书,标志着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综合保税区即将封关运行,未来将成为亦庄新城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为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验收结果宣读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北京市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亦庄综保区作为海关总署优化审批流程后首家获批的综保区,于2024年9月7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0.61平方公里,今年8月18日通过了由北京海关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和外汇局北京市分局等7部门联合预验收。此次验收通过标志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进入“六区”政策叠加新阶段,将构筑起首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验收结果宣读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亦庄综保区位于亦庄新城南部长子营工业区,紧邻北京亦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是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孔磊在前期调研中表示,“亦庄综保区是北京市深化对外开放、服务国家‘两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是亦庄新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要深刻把握综保区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牵引作用,把亦庄综保区作为制度创新重要开放平台建好用好。”

作为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综保区,亦庄综保区确立了“4+N”的保税产业发展体系,重点聚焦“从1到10”中试迭代和“从10到100”的规模化生产,这与侧重“从0到1”研发创新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主打空港功能的天竺综保区和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能够形成错位互补、系统发展的态势,标志着北京市“四区两场”对外开放平台新发展格局将全面成型。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亦庄综保区的验收通过及未来的封关运行,不仅是北京市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一步。未来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亦庄综保区打造成为首都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我国综合保税区示范样板。

编辑:庞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