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4月29日,氢航院新能源四座全复材飞机中试线厂房正式交付,标志着北京市延庆区在新能源通航飞机整机生产领域实现阶段性新突破,为区域低空科技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交付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张思琦 摄)

氢航院新能源四座飞机中试线厂房位于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1号院1号厂房东侧,建筑面积9708平方米,交付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领衔的氢航院研发团队为核心组建的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将专注于氢能通航飞机、地效飞行器、无人机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我们预计5月底完成中试线设备安装及调试,6月初启动RX4E四座电动飞机投产工作,9月底实现首架飞机正式下线。”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榕介绍道。

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将在新建的厂房内建设新能源通用飞机中试线,该中试线将具备复合材料成型、零部件生产、总装等能力,计划于2025年在该生产线生产世界首款四座电动飞机,并同步开展氢能四座飞机、氢通勤运输类等机型的试制,为我国新能源通用航空领域摸索出更多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以实现通航的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杨凤田领衔的氢航院研发团队,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测试等领域优势显著。此前,其团队研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申请CCAR—23部正常类飞机适航审定的电动机型,凭借高效率电推进系统、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及轻质复材结构设计,具备节能、环保、低成本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培训、旅游观光等场景。

本次厂房交付是延庆区落实《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阶段性成果。延庆区按照低空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要求,集聚产业生态资源打造未来低空城,加速推进中关村(延庆)低空科技产业园建设,夯实低空安全体系建设基础,全面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构建“三网一平台”(空域航路网、低空智联网、起降设施网、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四个中心”(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无人机试飞检测适航研究中心、无人机和无人机反制装备智造中心、无人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中心),全力打造低空产业生态链,致力建成全市低空科技产业先导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科技产业集群。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