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 庞婷)11月4日,“青春华章·青知讲说人”青春分享会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本次活动以“青春自有选择”“人生当须远行”“一路璀璨生花”三大篇章为脉络,通过榜样引领、故事讲述、艺术展演等形式,呈现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青春思想盛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表示,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同学搭建多元化成长的广阔平台,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成为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内容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用网络正能量来感召青年,在网络空间汇聚起向上向善的主流声音。他鼓励青年勇于尝试,脚踏实地,不负时代召唤。

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郭玉松强调,网络空间是“大思政课”的前沿阵地,应创新方式方法,以优质内容与青年共鸣;善用科技与互动形式,将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表达;构建理论传播体系,汇聚资源,引领青年绽放青春。

郎佳子彧分享了他作为“面人郎”传承人的故事(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活动中,青年嘉宾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展现青春的多样性和力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分享了他如何将“冷门非遗”变为“热门网红”的历程。通过在北京冬奥会展示技艺、创作“致敬奋斗者”系列短视频等创新实践,让传统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柠檬羽嫣分享了她作为神经科医生和小说作家的“双面人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会员,医学博士苏东宁(笔名柠檬羽嫣)分享了她作为神经科医生和小说作家的“双面人生”,医学与文学本质都是对人性与生命的探索与治愈,并在自身经历中体会到两者奇妙的默契。通过高效的时间管理和身份切换,她让这两种热爱在人生中并行不悖,相互滋养。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辅导员胡鑫雨以自身从专科到博士的成长经历,鼓励青年结合热爱与社会需求,创造属于自己的完美选择。

藏族青年尔基回顾讲述了从放牛娃成长为核级焊工的经历。他以日训15小时的“魔鬼计划”,仅用三个月就取得了国家核安全局焊工资质,最终在国家重点工程“华龙一号”建设中承担关键任务。他坚信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起点,而在于将工作做到极致,每一步艰辛都是为了积蓄力量,焊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分享了将“写生路”变为“思政课”的实践。学生们于山水间、文化现场和村落中写生创作,不仅锤炼了技艺,更读懂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中华文脉。这使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了文化自信。

《沉默的荣耀》主创人员分享创作历程(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热播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联合导演赵文赫分享了电视剧创作背后的故事,讲述了英雄们在隐蔽战线上的牺牲与奉献。陈宝仓将军扮演者、演员那志东来到活动现场,生动讲述自己在人物塑造过程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对信仰的传承,现场朗诵吴石将军与陈宝仓将军诗句,引导青年朋友们铭记革命先辈,传承英雄精神。

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自己在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等工作中的亲身感受,国旗护卫队成员、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志愿者代表讲述自己学习“文秀精神”,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实践故事。歌手温奕心为整场活动献唱歌曲《一路生花》,用歌声鼓励青年们在青春的道路上坚持热爱、步步生花。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同学们用心走进每一位嘉宾的亲身故事,场上场下涌动着青春的气息。

“青春华章·青知讲说人”青春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活动坚持以网络正能量融入青年、塑造青年、感召青年,让网络“大思政课”引发青年共情共鸣,以朋辈力量赋能青年成长。后续系列人物视频和活动切条将在网上传播,在网络空间与更多青年感受“每步路都生花”的力量和温度。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