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 庞婷)10月23日,北京市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丰台区丽泽SOHO举行。此次活动以“高质量参保、智慧化服务”为主题,将持续7天。启动仪式现场设置了北京市社保“十四五”成果展、社保文化嘉年华互动、“专家会诊”移动工作室体验、企业代表“话社保”并发出活动倡议等,还上线“丰小保”Web端互动数字人。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自2023年由人社部在全国统筹开展,今年已是第3年,已成为全国社保领域的知名品牌。据悉,北京市今年共计划开展200余场活动,通过面对面解政策、零距离供服务,将社保服务送进社区、乡村、企业、校园,让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

Web端数字人“丰小保”正式上线(央广网发 李士坤 摄)
启动仪式现场亮点纷呈。北京市社保“十四五”成果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按“党建引领·铸魂强基,提质增效·普惠于民,暖心服务·智慧便捷,精准防控·安全规范”四个篇章,全面展现了北京市社保5年来的改革发展与成果;社保文化嘉年华中,群众积极参与政策游戏竞猜与社保非遗技艺体验,趣味化传播社保知识。

现场设社保帮办专家会诊室,为企业答疑解惑(央广网发 李士坤 摄)
现场的“专家会诊”移动工作室吸引不少企业代表和群众前来咨询。丰台社保中心宣传政工科负责人田慧琳介绍,2022年4月,丰台社保中心在全市首创“专家帮办”服务,聚焦办事窗口难以解决的社保相关疑难问题,将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内及中心业务科室领导、专业人员纳入“专家名录”,在政务服务中心设固定工作室,每日开放,群众可预约取号、电话咨询或直接上门求助。上月起,服务再升级,增设“主任接待日”,每周三由中心主任亲自接待,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当天,为响应全市“社保服务进万家”主题,专家团队还“搬进”丽泽园区。“我们把专家带到企业身边,针对近期的热点话题进行详细解答,比如延迟退休社保如何办理,第三代社保卡如何发放,工伤鉴定等大家最关心的事,让服务更接地气。”田慧琳告诉记者,前期中心已向丰台区参保单位广泛征集关心的社保问题,梳理后反馈给专家,专家带课件为大家答疑解惑。
“两小时就懂了90%以上的政策,日常解答员工疑问足够用。”听完专家对社保政策的解读后,新生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负责人马玲连声称赞:“政策送上门对企业非常便利,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实操困惑。”她说,本次政策解读覆盖了员工社保的全生命周期,“从养老、工伤鉴定到退休办理,专业解读让非专业人士也豁然开朗,多年没理清的卡点都通了,还能优化企业社保办理流程。”

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社保知识(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现场还设置咨询服务台,由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社保知识、发放宣传品,还围绕违规代办补缴、虚构劳动关系挂靠参保等社保欺诈行为,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群众通过正规渠道参保,合法合规享受社保权益。

市民现场体验漆扇制作(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启动仪式当天,北京各区同步开展特色活动。西城区走进德胜街道紫园·新风里园区,设立集中宣讲区、一对一辅导专区、开放式咨询台,全方位答疑解惑。朝阳区依托“幸福社保直播间”,围绕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伤保险、第三代社保卡使用、养老保险金资格认证等内容开启云端讲堂、进行系列直播。昌平区走进居庸关长城,自编自演文化节目,在金秋旅游旺季为游客群众送政策、送服务。房山区走进拱辰街道广场,把智慧化、便捷化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门头沟区走进妙峰山镇炭厂红色文化村,让山区群众享受“家门口”服务。其他各区同步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期间,北京市各区将结合实际情况,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农村居民等重点群体,宣传全民参保政策。还将创新形式,突出“社保+文化”结合融合,走进石景山区首钢园,针对科幻产业聚集区社保需求、京津冀社保协同开展宣传服务。海淀区走进中关村科技园,邀请美团、快手、汉王等头部企业座谈,现场首发海保云智通2.0,体验手机“碰一碰”办社保,推介“智慧社保”创新服务。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郭青松表示,接下来,北京将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农村居民等群体,进行重点宣传,推进高质量全民参保。通过活动现场听取意见建议、召开政企圆桌座谈会、咨询热线等,深入摸排企业群众的难点痛点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制定优化措施,助力社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