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5日,北京市召开“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区专场,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任支现伟介绍,昌平区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四区”建设,抢抓“四大机遇”,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一是经济竞争力大幅跃升。坚持抓经济、谋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3年来,在城乡建设用地净减8平方公里,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10.6%和15.2%的情况下,GDP年均增长6%、突破1400亿元、总量在全市排名上升一位,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排名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3%,在全市排名上升两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2023年增长8.4%、排名全市第一,迈上6万元台阶。特别是,上半年昌平区固定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等8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获得促投资真抓实干市级奖励全市排名第一,这些都创造了昌平历史新高。

二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昌平已经汇集6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0个工程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的1/3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5%的较高水平,培育上市企业38家、位居平原新城第一,“专精特新”企业700家、“小巨人”企业61家、“独角兽”企业5家,均排名全市前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近三年产业投资年均增长超20%,产业用地供应连续三年超过千亩,推动医药健康和先进能源产业收入年均增长超15%,先进制造业上半年增长8.5%,三大千亿级产业集聚态势日益凸显。

三是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昌平区坚决落实“治乱、治痛、建城、保生态、带队伍”的使命任务,近三年,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258万平米、腾退土地1314公顷,均排名全市第一,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统筹城市建设与更新,累计供应土地4305亩,推动市政投资年均增长超30%,新建及在建道路达180.4公里,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17号线北段开通运营,未来科学城生机勃勃、回天地区华丽蝶变、新城东区塔吊林立、昌平老城加速更新,昌盛园老旧小区改造、首开LONG街等4个项目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2024年获批项目2个,分别是回龙观街道“两庙一街”更新项目、北科婴幼学苑项目)。高标准配套公服设施,累计引进101中昌平实验学校、清华附中昌平学校等名校名园31所,新增学位2万个、托位2000个,清华长庚医院二期、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加速建设,新建改造三级医院11家、增加床位1520张,养老床位800个,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9300套,连续十年获评全市充分就业区。

四是区域吸引力不断增强。昌平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城,不仅生态环境好,营商环境也好。经过多年努力,昌平区的PM2.5比2013年下降61.7%,今年上半年达到30.3微克/立方米、居全市第三。三年来,全区新投用公园46个,新增造林绿化面积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63%,成功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聚焦营商环境力争上游的目标,量身打造了“1+1+N”政策体系,累计出台惠企政策47项,兑现政策资金8.1亿元,推动市场主体突破22万户、排名全市第三、年均增长33.8%,实际使用外资连续三年增速超过50%、今年上半年总量排名全市第三。

支现伟表示,当前的昌平教育、科技、人才齐聚,产业、空间、要素兼有,正处于赶超跨越的历史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昌平区调研,赋予昌平新的功能定位和历史使命,昌平区抢抓机遇、勤奋务实、力争上游,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功能和要素融合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昌平‘四区’建设,发扬‘闯劲、拼劲、干劲’,围绕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建设这一实践路径,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昌平篇章。”支现伟说道。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