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文化旅游供给和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介绍,据初步估算,“双节”期间,北京市将推出各类文化活动2097项近万场次。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霍志静介绍,“双节”期间,北京市文化活动和内容供给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充分展示“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各类演出活动集中亮相,拉开“演艺之都”精彩大幕。秋天是演出市场最活跃的季节,“双节”期间北京市的文化演出可以用总量高、样态全、空间新、精品多来概括,共计有1862场线下演出,平均每天演出超过230场,其中既包括各类传统演出,也有演唱会、音乐节(大运河音乐节、世园公园宇宙岛音乐节)等活动。国庆期间,颜料会馆、正乙祠等“会馆有戏”演出将开门迎客,三里屯爱乐汇、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等新的演出空间将为大家带来沉浸式、体验式演出。

与此同时,今年“双节”也迎来了各类品牌文化活动和演出节展的密集举行。9月22日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将于9月28日开幕,以及正在进行的2023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双奥之城”舞台艺术演出季、天桥艺术中心年度音乐剧盛典、第七届老舍戏剧节,还有2023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将继续在国庆期间上演大戏。这些节展活动也成为节日期间为大家展示大戏、奉献佳作的重要平台。

节日期间,《天路》《觉醒年代》《红楼梦》等一批获奖剧目和深受观众欢迎的精品剧目将登上首都舞台,《嫦娥奔月》《凤还巢》等一批传统经典戏曲与观众相约中秋佳节,音乐剧《星辰》《歌剧魅影》中文版等剧目将在京首演,展演季的云上剧场每天固定时间推出一部优秀剧目展映。此外,各区的演出活动也可圈可点,比如通州区2023“运河有戏”演出季暨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有130余场精彩演出和活动,非常值得期待。

二是精心组织展览内容优化服务,全民共享“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节日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是很多市民和游客的不二选择。“双节”期间,北京市的展览展陈呈现出大展多、覆盖广、定位精准和文化科技融合度高、体验感强等特点。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都将推出主题大展;首都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有中秋体验活动,朝阳798园区、751园区、石景山首钢园等产业园区分别结合各自特点组织了内容丰富、体验感强的艺术节、美术展等活动。中国科技馆、中华世纪坛准备了专门针对亲子游和青少年研学的专题大展。

三是电影新片集中公映,将创造继暑期之后的又一观影热潮。“双节”期间,将有十余部影片公映。北京还将推出一系列电影惠民活动,将组织564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北京国际电影节“秋季展映”单元,将放映40余部难得一见的中外影片。

四是各大景区公园以文化内容赋能,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受。全市共计有112项游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展示的力度和深度,举办文化展览、民俗互动、红色游览、特色演出等各类主题活动。

五是加大惠民力度,惠民文化消费季将迎高峰。市文资中心投放5000万元文化惠民资金,组织开展一批京郊微度假游、文化市集活动、打卡活动等,推动在重点商圈、商业综合体开展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围绕夜时尚、夜律动、夜活力、夜消费四大主题,联动夜京城特色地标、商圈、生活圈,开展夜行地图潮购节、深夜食堂节、星空音乐节、酒吧文化节、穿越城市跑等系列活动。

霍志静表示,“双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将加强调度和调控,一方面尽可能丰富广大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一方面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强化保障,为大家的节日生活创造舒适、愉快的体验。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