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全球62家机构参与征集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规划方案发布
昨天(10月25日),在2025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全体大会上,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规划方案发布。此前,全球62家知名事务所、设计院参与了规划方案征集。这座创新公园是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政策优势、创新优势、开放优势,重磅打造的全球医药健康创新合作枢纽。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坐落于北京南中轴,与凤池公园、南海子公园相接,有三条地铁线路快速通达机场、火车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孔磊介绍,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规划以“超链融合,无界创园”理念为引领,构建“四区两片拥园,三廊环链聚心”空间结构,全力打造全球医药健康产业聚集高地、医药人才创业第一站、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和医药政策改革先行区。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的规划建设得到全球广泛关注与支持。此前,全球62家知名事务所、设计院参与规划方案征集,经多轮评审比选确定最终方案。作为北京市重点项目,园区从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始终锚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协同发力,旨在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北京方案”。
在产业功能布局上,园区高标准规划四大产业功能区,构筑高端产业链体系。其中,总部集聚区将聚焦国际医药产业交流枢纽,打造国际化高品质商务空间,服务全球顶尖生物医药企业总部和创新中心落地;医工融合区将引进国家级新型研究机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际科技组织、临床研究中心等,为促进医工融合、创新创业提供支撑;研发转化区将汇聚一流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能够满足企业从创新产品研发、中试到规模化生产需求的一体化空间;医药智造区将集聚医药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吸引全球重磅创新品种产业化落地。
“我们将打造‘源头创新链’,构建产教医研协同创新引擎。”孔磊透露,园区承接了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落地,建设超级算力底座、数据标注基地、医疗健康及药品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等关键基础设施,瞄准AI+医药制造、精准诊疗两大方向,培育AI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同时,园区还将建设世界一流的生命健康产教融合基地,联合清华、北大、北航、首医等知名高校,筹建北京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布局国家生命学院等五大研究中心,构筑生物数据银行等六大赋能平台,建设国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以医学研究为中心、创新转化为导向的国际一流临床研究型医院。
在构建“活力人才链”方面,BioPark创新设计了基因艺廊、共享智廊、生态趣廊三条廊道,串联起四大产业功能区,形成公园景观、社交场所与产业空间交织互联的活力人文体系。目前也正在加快推进中小学校、高端人才公寓、德茂生活片区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国内外人才提供居住、商业、娱乐等多功能融合的生活环境。
在生态链塑造方面,园区将在BioPark的核心生态空间凤池公园内,打造以文艺体验为主题的“京韵村”、以创新交流为主题的“悦来村”和以休闲活力为主题的“本草村”,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复合交融;统筹规划城市第五立面和天际线,采用退台、错层等屋顶布局方式,开辟四季花园、社交娱乐、共享健身等多元空间,塑造南中轴上的“地标风景线”。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吸引包括礼来、辉瑞、拜耳、美敦力等跨国巨头,覆盖疫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赛道,逐步构建“全球+本土”协同生态圈。(记者 曹政)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