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记者 庞婷)10月20日,记者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兴专场上获悉。北京市大兴区描绘“6+5+3”产业蓝图,以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未来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为核心,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今年全区落地高质量项目突破1000个,京外迁入企业数、净增规上企业及亿元级重大项目数量均位居全市首位,同时通过4万亩功能用地、专项股权基金与人才服务包等举措,构建“项目强—投资稳—后劲足”的良性发展格局。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大兴区是北京市最大的平原新城。今年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长远规划,“一区一策”制定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大兴明确了“聚焦开放改革示范,重点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的发展蓝图。

会上,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洋表示,大兴区坚持产业先行,明确“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未来能源、数字经济、商业航天、农林科技”六大主导产业,精心描绘“6+5+3”产业发展蓝图。其中,“6”是指以国家级战略为牵引,全力建设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国际氢能示范区、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六大产业功能区。“5”是指荟聚商务科技集聚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念坛国际金融商务区、京南物流基地、京南农林科技园五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3”是指精心谋划花园城市永定湾、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三大发展新片区。

“六大产业功能区承载千亿集群,五个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撑创新示范,三大发展新片区辐射全域、引领未来,各大板块竞相发展、相得益彰,一条产业强、区域兴的发展主线清晰呈现。”刘洋说。

大兴区坚持项目为王,创新出台提升招商质效工作方案,协同推进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持续完善项目落地全链条推进机制。刘洋介绍,今年以来,大兴区落地高质量项目突破1000个,京外迁入企业数量、净增规模以上企业数和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及M19、R4双地铁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接续落子、全面起势,形成了“项目强—投资稳—后劲足”的良性循环。

大兴区秉持“政府守规矩、企业站C位”的最高准则,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和服务保障。全区拿出4万亩多类型功能用地满足企业多元需求,对接国家药监局6大中心全线提速审批效率,集结中检院等12家“大院大所”提供高能级创新资源支撑,联合北京国管设立两支4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精准引灌“投贷联动”金融活水为在兴企业“除忧解渴”。

同时,大兴区还持续推出“落户+住房+教育+医疗”人才大礼包。今年以来,大兴区成功引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等5家市级名校入区办学,北京市第四实验学校完成首届招生,佑安医院、区医院新址等项目加快推进,8400多套各类保障性住房、1755套高品质“好房子”,让群众“安居梦”从理想照进现实。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