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密云水库拦洪削峰挡住更多洪水
水位已出现拐点,昨天9时开始下降
雨后放晴,密云水库水位已出现拐点。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7月29日23时,密云水库进、出库流量基本达到平衡,水库水位达155.59米,蓄水量达36.288亿立方米,创下了历史新高。7月30日9时,水库水位出现了下降趋势,7月30日10时,水库水位下降到155.57米,目前还在缓慢下降中。
本次强降雨,被誉为北京的“大水缸”的密云水库在防灾治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拦蓄住上游洪水,避免了更严重的水灾发生。
一场强降雨刷新密云水库六大历史极值
自7月23日8时开始,北京遭遇连续强降雨过程,降雨集中在北部山区,局地雨强大,预测难度大。潮白河流域洪水,总体表现为洪水过程时间长、峰值高、上涨快。位于潮白河干流的密云水库,也刷新了多项纪录——入库洪峰、出库流量、水库水位、入库洪水总量、入库洪水过程涨幅、潮白河干流行洪流量等六个方面数据都达到其建库以来的极值。
“7月25日开始,我们就已注意到本次降雨预报,通过研判发现密云水库可能达到汛限水位,综合防洪调度预案和水资源调度要求,我们在雨前已开始预泄,流量为80立方米每秒。”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潘兴瑶告诉记者。
雨越下越大,密云水库的水位也跟着上涨。入库洪水涨幅极快,从7月26日21时开始,在6小时的时间里,入库流量从569立方米每秒涨至6000多立方米每秒;7月27日3时,入库流量达6550立方米每秒,成为建库以来历史第一洪峰;7月28日8时,入库流量达4550立方米每秒,达到建库以来历史第二洪峰;入库洪水总量也破了纪录,7日内来水总量达到9.1亿立方米。
“开闸泄流,预留防洪库容!”根据全市防汛工作统一部署,密云水库于7月27日15时启动泄流。水流奔涌向前,沿潮白河东入渤海。
“当前,密云水库出库流量已逐级加大到1120立方米每秒,这是建库以来最大出库流量。”潘兴瑶介绍,7月28日18时,密云水库向潮白河泄流达到1120立方米每秒,这也成为建库以来潮白河干流最大行洪流量。
多方协作保泄流安全
流经北京东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两河上游山势陡峭,落差大,水流湍急。1960年密云水库修建前,沿线常常是洪水泛滥成灾。本次强降雨,是自密云水库建成以来潮白河遭遇的最大洪水过程。平日里一条小流量的河,如何承接得住密云水库历史最大的泄流量?
按照下泄流量的淹没范围,密云等地方部门早在泄流前就已完成人员转移安置;沿河14座橡胶坝全部“平躺”作塌坝运行;水文巡测队员们时刻观测水位、流速变化;7月27日22时,向阳闸15孔闸门开启保证泄流顺畅;全市27支应急巡测队赶赴应急测验断面,捕捉河道变化的脉动,将水文数据上报至北京市水情预报系统,为防汛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市水务局组织水务技术人员、工程抢险队伍开展水库坝体、河段堤段巡查防护,针对宁村新桥桥下空间低、桥面可能存在阻水风险进行除险加固;落实巡堤查险队伍9831人次、100余名防洪专家和技术人员赴现场指导;加强下游行洪河道堤岸巡河检查,在大坝、堤防等重点防护区域提前预置物资、装备、运输车辆等,随时做好应急抢险防护。
本次降雨过程中,北运河也承担着不小的防洪排涝压力。北运河北关枢纽有两个闸,拦河闸用于下泄,分洪闸可将洪水经运潮减河分泄至潮白河。“这次密云水库泄流,潮白河水量已经很大,我们按照上级调度指令,回压分洪闸直至全闭,以减少运潮减河入潮白河流量,把泄流的任务压在北关拦河闸上,给密云水库泄流腾出空间。”北运河管理处水流调度科科长王云海介绍。
京津冀三地每日水文会商
7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市水务局防汛指挥大厅,显示屏幕上,密云水库第三溢洪道、潮河坝下等泄流沿线关键点位实时视频画面正滚动播放,水旱灾害防御指挥系统数据实时刷新,河道水情、水库水情等信息一目了然。虽然暴雨暂时过去,但全市的水务工作人员仍然在进行紧张视频会商。这是密云水库泄流的“智慧大脑”,不少泄流调度都在这里进行。
潮白河,是一条属于京津冀的河。密云水库泄流不只关乎北京,更关乎下游的天津、河北。泄流期间,北京市水务局每天都会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及下游的河北、天津水务部门进行会商对接,商讨调度计划、泄流时间、泄流流量等信息,保障下游的泄流安全。
实际上,基于研判和2024年汛期北京降雨较常年偏多六成的情况,北京市水务部门修编了今年的防洪排涝预案,编制形成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三大流域防洪调度推演成果。在主汛期前,密云水库已将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为汛期拦洪提供库容。
当前,密云水库下游潮河、白河、潮白河等河道仍然水深流急,市民还需要密切关注通告,听从沿河河道管控要求,远离河道。(记者 胡子傲)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