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其中,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

市疾控中心介绍,该病是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北京市能够传播基孔肯雅热的蚊种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另一种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体黑而有白纹,俗称“花蚊子”或“黑蚊子”,吸血高峰为6至8时和17至19时。其主要来源于各种小型且清洁的水体中,例如室外堆积的盆、桶、锅、碗或室内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盘等处存水。

市疾控提醒,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市民外出活动时穿长衣长裤、远离蚊虫滋生场所、科学合理使用驱蚊剂。(记者 孙乐琪)

编辑:朱冠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