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3日,以“保护中传承 创新中发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为主题的2023八达岭长城高峰论坛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长城沿线各区代表齐聚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就共促新时代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价值阐释展开研讨。
本届高峰论坛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长城学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通过视频致辞的方式参加此次论坛。他表示,长城不仅是建筑奇迹的象征,也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开辟出一条长城保护之路,一条尊重长城作为人类成就与统一象征的传承和创新之路。
延庆区委书记于波表示,近年来,延庆区积极融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加强长城文物保护、推进长城文化传承、推动长城文旅惠民方面做了大量细致且深入的工作。未来,延庆将诚邀更多优秀的企业、协会、组织和社会各界朋友,多领域、多渠道与延庆开展广泛深入、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携手擦亮长城这一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陈秋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玉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苏杨,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吴国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长隆讲席教授张朝枝,延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红寰等6位嘉宾分别发言。活动中,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发布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五大重点组团规划。
八达岭长城作为万里长城的代表,至今累计接待中外游客逾2亿人次和52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成为国家重要的国际政务接待平台和国际交往窗口。近年来,延庆区深入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规划,扛起保护长城的历史责任。在传承长城文脉方面,延庆区制定《延庆区长城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出台联合惩戒办法,高质量推进长城抢险保护和研究性保护,完成九眼楼长城环境整治与重新开放,打造北京首个生态长城景区;在讲好长城故事层面,连续举办北京长城文化节、八达岭长城高峰论坛、北京长城音乐会等品牌活动,打造原创舞台剧《长城筑梦》、沉浸体验剧《岔道情》,推出专题节目《洞见长城》,推动长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长城产业层面,延庆区创新文化消费模式,开发“长城国礼”“长城雪糕”等千余种文创商品,策划推出“梦回长城 八方来鹤”夜游演出,丰富长城旅游内容。同时,“长城人家”民宿集群和“长城内外·游延庆”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游客带来高质量的长城文化新体验。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