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22日,科创中国·北京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联合体成立仪式暨延庆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会在中关村延庆园举办。活动中,“科创中国·北京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联合体”正式成立。联合体将紧密团结北京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涉农学会及基层科协组织,横向联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等全国学会、北京农科“三院”(市农林科学院、农学院、农职院)、市农研中心等机构,共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共助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成立仪式上,宣布发起成立科创中国·北京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联合体的倡议书,市科协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市农研中心、农学院、农职院共同签订共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将围绕建强服务阵地,合力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点”,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积极打造“种业之都”,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服务北京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还公布了市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十佳项目”,北京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宝存分享了探索农业联合体模式,助力农业中关村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自2022年起,北京市科协与延庆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后,延庆先后面向全区15个乡镇、30余家科技企业、20余家科普基地征集科技需求,组织召开多场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及供需对接会。同时,邀请25位农业领域专家入驻延庆,发布“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科技成果汇编”,并以成果路演的形式,重点对设施草莓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推广、智慧果园建设等8个方向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介。14家国家级、市级学会、研究所专家与延庆区30多家企业、合作社代表签署供需对接意向单共计54份。此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联合体的成立将在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推动延庆科技助乡村振兴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全面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市科协不断发挥科协组织、人才独特优势,助力农业产业‘跨界’‘破圈’,全市10个涉农区以‘乡村振兴工作站+示范点+乡土人才’的方式,构建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就地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科技助力农民向‘新农人’有效转变。”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介绍。
成立仪式后,与会嘉宾还前往延庆区“科技小院”参观调研,并参加延庆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会。北京作物学会理事长、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以“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报告。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