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1月1日,第三届宛平教育论坛在北京市丰台区举办,“乐学公园”成为论坛焦点。
第三届宛平教育论坛由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联合明远未来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于11月1日至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举办。本届论坛以“数智驱动教学变革,素养焕新教师未来”为主题,包括1个主论坛、5个平行分论坛和1场智能赋能教师课堂实景展示,旨在搭建“政策—实践—技术”深度对话平台。主论坛聚焦“新域新质教育模式探索”,深入探讨以乐学公园深化教育生态变革的实践路径;5个平行分论坛分别以“数字化赋能区域教师发展”“智能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建构”“乐学公园的教育实践”“数智时代的教师成长”“数智赋能教师教学的深度变革”为题,共话共研助力破解“数智赋能”与“素养落地”的实践壁垒。

论坛现场(央广网发 丰台区委宣传部供图)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在论坛中表示,新时代的教育要打破校园围墙,让公园、场馆、企业成为“行走的课堂”,实现教育场景的重构与教育生产力的解放。他强调,要推动从“知识灌输”转向“场景化学习”,从“分数评价”转向“素质增值”,构建教师作为学习设计师、学生作为主动探究者、家长和社会人士成为育人合伙人的教育新生态。
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介绍,丰台教育传承着百年宛平“兴学报国”的精神血脉,将“乐学公园”定位为以“小切口”撬动未来教育的系统性探索。这一实践旨在实现“五育”融合从理念到实践的重构,推动治理机制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型。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随着《丰台区创建乐学公园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全区116座公园系统化变身“立体教科书”,构建起“乐学园地、乐学公园、精品基地”三级网络。14个部门与50人专家库协同共治,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新格局,成为“新域新质教育”的生动典范。
活动现场发布《丰台区乐学公园课程建设指南》)。该指南确立以“五育”融合为基底、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框架,并创新推出“3+X”课程体系。该体系由“湿地生态”“城市农耕”“古建密码”三大基础模块与若干自选项目构成,精准对标生态、劳动及人文科技素养的培养。目前,全区已开发超130门跨学科课程,开展超300场实践活动,参与学生逾5万人次,这也标志着“乐学公园”迈入课程标准化、体系化实施的新阶段。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