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近日,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新学期开学仪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行,标志着基地研学中心全面启用,是北京亦庄落实国家战略、促进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创新实践。
记者了解到,北京亦庄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共建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积极践行“有组织科研牵引下的有组织人才培养”新路径。四年来,构建了“揭榜挂帅”协同创新、“工学融合”人才培养、“筑巢引凤”服务保障的三大支撑体系。高校院所揭榜攻关项目74个,12个结题项目直接解决了先进制程工艺、关键装备材料等领域的技术难题;通过三段式实训与双导师制,已培养约600名硕博研究生,九成进入集成电路行业;建成10.55万平方米研学空间,集聚了一批院士、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开学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北京市委副书记游钧在开学仪式上表示,集成电路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北京市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了高端产业平台与创新生态体系,探索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北京模式”。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在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产学研用融合生态上用心用情用力,以更大力度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基础研究、做好服务保障,努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北京样板”,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突破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北京经验”。
北京亦庄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全年产值突破900亿元,今年上半年延续稳健增长态势,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528亿元,同比增长20.5%,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元。依托北京集成电路双“1+1”工程,北京亦庄已建成全国门类最全、国产化程度最高的量产制程体系,培育出全国最大最强的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并在RISC-V、硅光、芯粒三大领域持续巩固国内创新高地地位。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