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7月3日,“初心如炬·薪火相承”2025年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庆“七一”主题活动暨“大思政课”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活动现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授予道德坑村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称号,北京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大思政课”教育基地集体揭牌落户。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活动对9名扎根奉献的村党支部书记、19名务实担当的村“两委”干部、22名深耕基层的第一书记及74名投身基层治理的“宝山大姐”进行表彰。
道德坑村地处怀柔区最北端,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作为冀热察军区后方医院所在地,承担着救治前线伤员的重任,家家是病房、户户住伤员。仅1946年至1948年间,道德坑村就接治伤员3万余人,至今仍有625名烈士长眠于弘德烈士陵园中。这段红色历史为村庄积淀了深厚的精神底蕴,也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今年以来,道德坑村红色基地客流量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5%,“村校联”品牌成效初显,累计吸引50所高校70个团队到村实地调研,村党支部书记被7家高校聘为课外导师。
“这10所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农学院。”宝山镇党委书记宿翔宇介绍,这些高校将与道德坑村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共建思政课程体系,开发红色主题研学课程;二是开展学术研究赋能,聚焦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课题形成实地调研成果,并转化落地运用于乡村发展;三是推进文艺创作扎根,用戏剧、音乐、美术等形式活化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中,高校代表为道德坑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民颁发社会导师聘书。高国民现场推介道德坑村“大思政课”教学实践研学路线。“这条路线包含集结启程、担架体验、英烈缅怀、医院遗址、情景再现、历史讲堂、实践传承七大站点,通过‘走、看、听、思、悟、行’的深度体验,引导学员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辛与智慧,体悟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与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厚情谊。”高国民说。
当天,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天博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雷力集团、中视亚瑟国际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与宝山镇签订深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空间规划、数字农业、文化振兴、基层治理、电商助农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精准对接前沿理念、创新技术与镇村发展需求,共同探索“合作联动、双向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致力于将宝山镇打造成“产学研用”融合的典型案例,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截至目前,已有12所在京高校在道德坑村挂牌,涉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色实践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种类型。
宿翔宇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助力怀柔科学城’专项工作、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更高层次,将更多的思政课堂、科研项目、文艺创作、志愿服务引入宝山,共建智库,共育基地,共创思政金课,不断书写校地协同促振兴的新篇章。”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