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8时许,Y776/7次研学专列从合肥站鸣笛启程。车厢内,徽州大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芦从新正手持流光溢彩的犀皮漆葫芦,向围坐身旁的上海进才中学师生们讲述“制漆—底胎—髹饰—雕刻—打磨”的千年技艺奥秘。这趟满载知识与欢乐的列车,将长三角铁路一体化发展的“速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温度”完美融合,成为移动的文化课堂。
在列车行进的光影中,芦从新展示的犀皮漆葫芦表面呈现出金斑流动的天然纹理,细腻的漆面折射出徽州工匠“千文万华,尽在其中”的智慧,同学们纷纷触摸着温润如玉的漆艺作品,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青年乘务组带来活力四射的舞蹈《向快乐出发》时,车厢瞬间化作青春舞台,同学们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随后登场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更以婉转唱腔展现了“为救李郎离家园”的东方浪漫。乘务员身着戏服,用折扇、水袖演绎剧中人物情感,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最后,一曲清澈甜美的女声唱响《让我们荡起双桨》,仿佛将大家带到了碧波荡漾的湖边,同学们纷纷轻声跟唱,整个车厢沉浸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之中。
这趟研学专列的开行,正是长三角铁路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一条条高铁如同强劲的“黏合剂”,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紧密相连。高效、快速的城市走廊已然成型,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为文化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提供了坚实支撑。“以前只在媒体平台上了解过黄梅戏和漆艺,和现场听到、看到的感受很不一样,非常自豪我们有如此瑰丽的文化宝藏。”上海市进才中学生叶欣容兴奋地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刘旸 通讯员吴蓉 叶圣舒 刘涛 汤轶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