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11月5日消息(记者赵家慧)作为古徽州六县之一,在安徽省绩溪县,38个省级传统村落、3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400余栋保存完好的徽州建筑,依旧保留着徽州的历史底蕴。
全国传统村落保护乃至乡村振兴工作普遍面临的挑战,在绩溪也广泛存在。随着青壮人口流失、留守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村落空心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老宅闲置、损毁、甚至倒塌。这实在是一种浪费,在文旅产业发展兴旺的当下,这些“风骨犹存”的闲置民居充分利用起来就是具有独特性的旅游资源。
2022年,绩溪县率先创成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出台《绩溪县农村闲置宅基地(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一批沉寂多年的老屋重新“醒来”,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文化振兴的有机平台。
千年龙川,古村新魅力
绩溪龙川村,坐落于绩溪县境东南仅11公里之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龙川溪穿村而过,汇入登源河,水系发达,其中心村坑口村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

2024年,村里完成龙川水街景观提升工程(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长约500米的龙川水街无疑是景区的灵魂所在,以胡氏宗祠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群沿街排布。近些年来,龙川村除了对这些珍贵的传统建筑重点修缮外,作为接待游客的“黄金道路”,水街的治理也是村里的头等大事。
龙川村书记胡友农告诉记者,由于下游水闸问题,在汛期常常出现河道漫上老街的情况。从2010年以来,绩溪县便开始实施登源河示范段河道整治工程,建设龙川翻板闸等10余处生态蓄水工程,形成集防洪、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绿水长廊。2024年,村里完成龙川水街景观提升工程,新增特色夜景施工,并推进自来水管网覆盖,水街周边河道整治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古建筑群风貌,新增文化展示区和休闲设施。
在逐步完成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升级之后,龙川村围绕“文化体验+非遗研学+特色民宿+夜游”持续完善景区业态布局,推出文创市集小品、鱼灯制作体验、非遗研学、和谐书局漆扇手作、特色民宿、夜游等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激活传统村落的现代旅游价值,让徽文化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时代生命力。
秋日仁里,主客皆宜
从龙川景区出发驱车约10分钟,秋季的瀛洲镇仁里村一片静谧。这个拥有1400余年建村史的仁里村曾是徽商汇集的水陆码头,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的说法,至今仍保存“三街四门十八巷”完整肌理,先后摘得“中国特色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国字号”桂冠。

村子里到处可见由老宅改造的民宿和其他新业态(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曾几何时,仁里村也面临古村空心化问题。老房子像被遗忘的老人,若想继续“活着”,“被利用”是最好的办法。胡美庭是仁里村的乡贤,他见证了这些年里,仁里是如何黯淡、又如何鲜活起来的。
胡美庭对村里的老宅如数家珍。在他看来,仁里村坚持“以用促保”是转机的开始。村里先是把下祠堂变成了“民歌部落”,又陆续流转了10多间闲置房屋,先评估、后修缮,尽量保留老物一切能够保留的部分,再结合实际引入徽墨店、乡村书屋、民宿等适合老宅的业态,贯通古村南北门的中街植入清咖书屋、非遗市集、围炉煮茶、仁里三道茶、陶瓷馆等10家特色业态,创新推行“自营+合营”共富模式,复制推广“民居变民宿”等活化利用模式,打响“仁里对话”品牌。

红霞农家乐始建于清代,改造时内部的徽派结构得到了保留(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程红霞的农家乐是村里的“示范生”。这间由她家中老宅院改造建设的农家乐是一间始建于清代的徽派建筑,改造时加上便利的现代设施,但内部的天井、冬瓜梁等典型结构都得到保留。高院深墙,一围一合,中堂上悬挂着“诒榖堂”牌匾,屋内则是历史感十足的摆设与照片。徽菜上桌,生意红火。
红霞农家乐不仅是程红霞的商铺,也兼自住。2018年,当地政府将其纳入“徽姑娘农家乐联盟”,聘用本地留守妇女参与餐饮、住宿及农产品销售,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与周边民宿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这里不仅是民宿,也是绩溪县图书馆的助力乡村振兴图书驿站(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沿着老街往前走便是69号民宿,门头上还挂着“思诚书院”的牌匾。“这里不仅是民宿,也是绩溪县图书馆的助力乡村振兴图书驿站。”胡美庭向记者介绍道,过去这里是闲置的老宅子,曾是大户人家的私塾,也是村里头为数不多的独栋。修整后的房子自带天井,院里有池塘,虽然只有5间客房,但由于徽派建筑的原汁原味,深受游客喜欢。

本地名人程干桐的书画陈列馆也是由老宅改造(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仁里村不仅在意游客,更关注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的生活质量。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抓手,结合乡村旅游“双微”行动,仁里村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光启堂、世忠祠、上祠堂、程干桐书画陈列馆、王子野故居等古建筑、古民居全面修缮布展,环村道路白改黑,中心村三线下地,中街美化亮化,“双微”点改造11处,新建停车场2个、修建广场4个。
如今在仁里村,老宅一间一间得到修缮,摇身变成了村史馆、农家书屋、名村志展馆、程开甲祖居、程干桐书画陈列馆。胡美庭几乎每天都要上街转转,看看老宅改造进展,关心新业态的运营,为游客讲讲古祠堂、古街、古牌坊、古井、古坝、古码头的故事。
在绩溪,探索保护与活化利用传统村落的实践还在不断深入开展,也给乡村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火种。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