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9月28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陈旸)当中秋邂逅国庆,空气里都是团圆的味道。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与美食密不可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美食的C位非月饼莫属。在绩溪县伏岭镇,有一种传统月饼叫“伏岭饼”,伏岭村里就有这么一位善制“伏岭饼”的手工匠人。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却传承着百年技艺,深受大家的喜爱,成为当地百姓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也是伏岭本土特色美食文化的标志。

每年中秋,伏岭村就弥漫着浓浓的油香味儿。邵亚琴一家三代传承着伏岭饼制作技艺,在她的作坊里,工人们正在按照和面、做馅、擀皮、包制、印模、烘烤等工序,有条不紊地手工制作传统伏岭饼。

手工制作传统伏岭饼(央广网发 史学明 摄)

制饼,第一步是和面,把面粉、花生油、水和白砂糖,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后,反复揉搓。伏岭饼烤制出来表皮是否酥脆,这一步很关键,不能过硬也不能太软。包饼也十分讲究技巧,太厚不易烤熟,太薄容易露馅,每一个饼都要包得饱满圆润,既能糅合八方,又能藏下万物。邵亚琴的伏岭饼一大精髓就在于其芝麻馅,所用的芝麻都是自己家种植、收割、脱粒、炒制的。将熟芝麻擀碎,加入白糖,一边倒油一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压实,放置两小时让油和粉充分吸收,黑芝麻的香味便完全散发出来,扑鼻诱人。手工制作,加上小火慢焙,伏岭饼表层的酥皮和内里芝麻馅在口中甜咸融合,相得益彰。外酥里嫩,吃上一口,口齿噙香,浓浓团圆情在心中氤氲开来。

邵亚琴一直坚持手工制作,他认为手工制饼是一大特色,更能表达人们的情谊,使饼更有“人情味”。同时,保护好这一项传统工艺,将为伏岭的年轻人留下一份传承、一份记忆。在外工作的章先生说:“我平时都在杭州上班,每年中秋我都会买许多伏岭饼带去给朋友品尝,这和一般月饼不同,这是儿时的味道,承载着我对老家的记忆。”

伏岭饼(央广网发 史学明 摄)

为了让传统技艺代代传承下去,近年来,伏岭镇不断挖掘传统名小吃里的文化资源,整理相关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还复刻培育了伏岭壳饼、玫瑰酥等精品名小吃。融合文旅产业,希望通过手工制作体验等研学方式,向年轻人讲述、教授传统名小吃的制作工艺,从而更好传承弘扬伏岭本土传统文化,促进美食+旅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创新引擎。

编辑:鲍玉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