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长官杂技小镇杂技剧场内,一场场精彩绝伦、艳惊四座的杂技表演紧紧吸引着前来观看的游客,杂技演员们以惊险的绝技征服了观众。在令人叹为观止的杂技动作背后,是杂技人毅力、勇气、细致、合作等方面千锤百炼的集中体现。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临泉县因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而闻名之外,更因“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而为世人称道。3万“杂技人”走南闯北,用一场场精彩表演撑起了临泉人的杂技梦,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展示着这种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着杂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临泉杂技表演现场(临泉县委宣传部供图)

杂技绝艺惊世人

头顶圈、倒立、魔术、集体空竹、地圈、车技……2023年10月16日,第六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在临泉县开幕,一个个精彩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有的技艺精湛、有的配合流畅、有的惊险刺激、有的柔美飘逸。

从2009年的第一届开始,“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就一直在临泉县举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临泉杂技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

在临泉县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西汉时期的陶戏楼,其中第二层、第四层塑有杂技俑,可见当时这里的杂技就已广受欢迎。如今,经过千百年的技艺传承与改进,临泉杂技历久弥新,2014年,该县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此外,临泉县还有一批远近闻名的杂技专业村,如耿庄、韩杨寨、彭寨、彭小庙、韦小庄等,其中韦寨镇的韦小庄是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的“中国杂技专业村”,全村35户200余人组建了30多个杂技团队,号称“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有一手”。

演了一辈子杂技的韦学红从小就跟父母行走四方,成家之后,夫妻二人开始单干,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也各自成立了杂技团队。他说:“我们村的杂技团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有的会带徒弟,像我们夫妻俩就带了4个徒弟。一团一车,在全国各地从事杂技表演。”

除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杂技演出团队,临泉也涌现出不少成规模的专业杂技团,比如高塘杂技团、迎仙杂技团、飞燕杂技团等,鼎盛时期,较为规范的杂技组织遍布全县各个乡镇。临泉“杂技人”用一手手绝活拥抱市场经济,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迎仙杂技团创始人侯德山、飞燕杂技团创始人尹燕春都是身怀绝技之人,他们常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被誉为“仙游长城内外,燕飞大江南北”。尹燕春还曾担任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

临泉杂技表演现场(临泉县委宣传部供图)

艺术之花吐芳芬

临泉杂技生活气息浓厚,有中原文化的粗犷,也有江南水乡的柔美,形成了“新、奇、巧、险”的艺术特色。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皆因为她来自于民间、兴盛于民间、壮大于民间。

近年来,临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杂技文化的传承发展,深入挖掘民间杂技艺术资源,加大政策扶持,支持民间杂技团队,创办杂技艺术学校,鼓励杂技艺术创新,举办“民间杂技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推动杂技艺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杂技艺术传承创新,临泉县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创办了杂技学校,着力培育新一代杂技人,让盛开于这片土地上的杂技之花更艳更香。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临泉杂技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登上《出彩中国人》等知名栏目;多次受邀在安徽大剧院参加文化惠民杂技专场演出;随团赴埃及、泰国、瑞典等国家进行“欢乐春节”演出活动;2021年,临泉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临泉还打造了长官杂技小镇,其中包括杂技小院、杂技大剧院、杂技广场、杂技乐园、杂技博物馆等,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杂技的世界。目前,全县每年在外演出的杂技团队近千个,从业人员超3万人,年综合收入超过15亿元。

临泉杂技表演现场(临泉县委宣传部供图)

放歌时代书新篇

多年以来,临泉杂技从民间草根艺术起步,一步步登上更高舞台,同时这门技艺也在市场、传承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未来如何破局?很多人都在思考。“临泉的杂技一直以‘新、奇、巧、险’著称,未来想要更好发展,还要再加一个‘美’字。”

作为临泉积极引进的专业杂技人才,尹波对做好新时代杂技事业胸有成竹。他从小跟随父亲尹燕春走南闯北,常年带领团队活动于发达地区,多次获得全国、省级杂技大奖,并担任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他对“传统杂技如何跟上时代”有着深刻认识。为了让杂技充满美感,近年来,尹波尝试将舞蹈、话剧、魔术、武打、影视特效等元素融入杂技,创作出杂技剧《我要当红军》《英雄张蕴华》《少年姜子牙》等作品,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和社会效果。这种新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临泉“杂技人”所接受。如今,临泉杂技团队每年都会创作出一批新节目:2022年,临泉杂技单手顶《成长的烦恼》获“向人民汇报”——喜迎二十大优秀节目奖;2023年,临泉杂技《软钢丝》在法国第十届巴约国际马戏节上获得金奖。

除了节目创新,临泉县也在不断探索杂技人才培养方式。“以前有的教学方法不科学,练到最后个子都长不高。现在不一样了,练杂技先练体形、舞蹈,各个部位的肌肉练好了,人看起来很养眼,练功也是事半功倍。”尹波说。临泉“杂技人”还格外重视提升年轻学员的文化素养,比如临泉县宏扬杂技艺术学校努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传习杂技艺术两不误;临泉县神龙杂技艺术学校将杂技与武术、影视表演相结合,培养了大量杂技复合人才;临泉县豪杰杂技艺术学校则与全国各大杂技院团合作办学,为杂技院团输送尖端人才。(赵怀勇)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