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米的高度看城市,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儿童友好度,以一米的高度看小区,能看出一个小区的儿童友好度。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儿童友好市集持续开展(央广网发 合肥经开区摄)

近来年,随着合肥市列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在合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各地在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合肥经开区妇联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将“对儿童友好,让儿童参与”的理念融入到基层,落实在社区。在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金炉居委会,坚持‘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将整幢楼专给辖区儿童提供各类服务,色彩明艳的室内装饰,充满童趣的儿童友好广场,摆放整齐的儿童玩具角,宽敞的绘本阅读区和亲子乐园……每到假日,吸引了众多家长带孩子前去打卡。

“立”——

从“一幢楼”到“一个孵化器”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社区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据了解,拥有万余户的金炉居委会,居住人员结构偏年轻,居家的宝妈和孩子比较多,家长的育儿知识和孩子课余时间没地方去,活动场所受到限制。在芙蓉社区党委的带领下,一直不断探索和尝试,芙蓉社区妇联、团委、金炉居委会联合辖区社会组织机构“微笑社”创运营中心,将儿童友好小区建设同“一老一小”中心工作整体推进,充分利用社区的文体公共空间,盘活金炉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了系列“儿童议事厅”“家庭成长驿站”等儿童品牌项目,致力于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

“当初我们设想把大约2000余平米面积的社区中心,没有按照传统的做法用作党群活动中心,而是根据辖区人口特点为儿童友好城市社区打造预留了空间。”芙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运作,目前这幢楼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孵化器。围绕儿童友好主题,已成功孵化了1个儿童志愿服务社团联盟,6个社会组织,15名居民家长团,6个特色公益项目,依托“四点半学院”“家长夜校”“儿童议事厅”“儿童友好市集”“青少年实践工坊”“家庭文化节”开展300多场特色活动,同时为50名自闭症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构建了家门口儿童友好欢乐生活场。

“合”——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人人都是建设者,多元力量协商共建儿童友好社区。2024年4月23日下午,一场由社区妇联牵头举办的“儿童友好,共建美好——儿童友好社区服务探讨交流会”在成长中心举办。

交流会上,来自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儿童友好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卞一之、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合肥夜校、贝乐集团、辖区社会组织以及居民“家长志愿团”共同探讨儿童友好服务新模式,围绕为辖区家长儿童提供多维度友好服务展开交流和探讨。

“我从以前品牌服务转到社区服务,与其说是一种热爱,不如说是一种作为社区一分子的真实需求,这中间,是众多居民的关注和社区的支持,更多力量汇聚过来,支撑我坚守到如今。”微笑社创运营中心负责人龚薇动情地在交流会上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加入,从最初龚薇一个人的想法,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如朱老师、寒岚、王辉、郜正荣老师等业主加入,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这些居民通过主理人身份凭借自身的努力和热情,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了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来,常态化“轮值”开展了如艺术、美育、体能、科技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儿童校外实践,参与社区治理,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链——

从“各自为战”到“下好一盘棋”

儿童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外,社区也是一块重要的阵地。搭建平台、培育社会组织……围绕社区教育和儿童服务,把原本相互链接不到的参与者链接在一起,孵化了多个儿童友好社区组织。除链接社区党、群团资源外,社区还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其中“微笑社”社会组织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执行,如社区农场、社区市集、社会职业体验等品牌项目,深受社区儿童的喜爱。

此外,社区妇联充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团委、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挖掘辖区资源,构建“多圈育人”模式,联合社区团委通过“小手拉大手”青少年文明实践微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孵化了19支以辖区青少年家庭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130余场,服务近5300人次,建立了近20个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为辖区青少年家庭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合肥经开区妇联将以芙蓉社区为示范点,推动“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全领域,让儿童充分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充分享受城市便利与安全、充分感受城市幸福与温情。按照“社区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到面”的推进路线,充分应用社区公共空间,搭建更多平台、整合更多资源、创新更多方式,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方关爱与培养下茁壮成长,提升每个家庭的幸福感。(杨玲 黄鹂)

编辑:赵家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