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3月16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欧阳如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宣城泾县坚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持续推进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保障粮食安全。
近日,在泾县蔡村镇的农田区,映入眼帘的都是农户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村民们在地里挖沟、起垄、覆膜,春耕备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河冲村土地承包大户杨金平介绍说:“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只有提升耕种条件,才能为全年粮食产量提高保障。”为此,他早早就把土地全部翻耕了一遍,为春耕春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县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五年来累计实施新增耕地项目13634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2500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土地要素。成功争取榔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项目,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出台耕地保护“非粮化”方案,完成2022年县级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明确耕地找回五年计划,稳妥审慎推动耕地找回工作。
该县还通过强化宣传教育,结合全国土地日、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送宣传短信、发放宣传手册(书籍、宣传页),播放宣传广播等方式广泛开展涉土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巡查管控,建立健全“田长制”责任体系,设县级田长16名、乡级田长138名、村级田长137名、巡田员831名,充分发挥各级田长、基层所的末梢探头作用,积极探索违法用地遥感监测,实现“人防+技防”双重监管保障。
“下一步,泾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耕地保护的新政策新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不断落实落细耕地保护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屏障。 ”泾县自然资源规划局有关负责同志说道。
编辑:徐秋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