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六安11月10日消息(记者 张琳琳 通讯员 杨娟 )近日,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发布50个全省基层治理典型案例,“但家庙镇:‘但说无妨’聚民意”获评全省基层治理典型案例。近年来,霍山县但家庙镇创新推出“但说无妨”党建品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群众共商共议,有效收集诉求、化解纠纷、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议事现场(央广网发 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党建引领汇集民意。该镇将村民易聚集的凉亭、广场、田间地头等场地打造成“但说无妨”议事点,并开发“但小二”微信小程序,广泛征集民意,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2023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但说无妨”300余场,累计参与群众8000余人次,收集问题诉求435条。
传统文化化解纠纷。该镇不断践行拓展新时代“八尺巷工作法”,当村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镇村干部以“六尺巷”的故事为例,耐心地进行调解,促使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从而化解矛盾,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治理经验。通过“但说无妨”的“拉家常”方式,网格员、“五老”人员主动排查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隐患,推动50余起纠纷就地化解。
多元共治凝聚共识。为让“但说无妨”见实效,宣化镇创新“1+1+N”模式,实行一个班子成员召集、一部分群众参与、多部门人员参加的模式,吸纳“两代表一委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专业力量,构建议事共同体。同时,议事会专门设“移风易俗”环节,修订村规民约整治陋习,结合“红黑榜”“文明超市”等奖惩机制,引导群众投身乡村事务,持续迸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但家庙镇各村“文明超市”已兑现文明积分20000多分。
下一步,但家庙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高效回应解决群众诉求,将组织学习交流、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宣传推广,让这些源于基层一线的“土办法”,成为指导实践的“活教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