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1月7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张琪琪)秋冬交际,寒意渐浓,但宣城市宣州区的广袤田野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盛景。金黄的晚稻随风起伏,联合收割机穿梭其间,农户忙着搬运、晾晒稻谷,共同绘就了一幅“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

11月5日上午,在宣州区沈村镇沈村社区的晚稻种植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饱满的谷粒透着诱人的光泽。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轰鸣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割稻、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不到十分钟,便完成了一亩稻田的收割。

稻海翻金浪(宣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徐忍祥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与水稻打交道已有十多年。“今年我一共种了300亩晚稻,现在已经收了200亩,估计再有三天就能全部收完,”站在田埂上,他指着眼前的稻田估算道,“从目前的收割情况来看,亩产预计能在1300斤左右。”

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徐忍祥已经开始谋划接下来的农事。他盘算着,等这片晚稻全部收完,就立即着手撒种开沟,紧接着种植小麦。“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土地不闲置,咱们的效益也能跟着往上提。”徐忍祥笑着说道。

田间的丰收图景背后,离不开细致的统筹保障。据沈村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孙明介绍,今年沈村镇晚稻种植面积约5万亩,其中单季晚稻在4万亩左右,双季晚稻在1万亩左右。为保障秋收工作顺利推进,沈村镇提前部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为农户解决收割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晚稻收割面积2万余亩,预计11月中下旬可全面完成收割任务。”孙明表示,下一步,沈村镇将紧抓农时,加强对小麦和油菜的田间管理,把农技服务精准送到田间地头,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赵家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