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10月21消息(记者 刘畅司晨 通讯员 王静)村口荒地变休闲广场,狭窄村道变宽水泥路,房前屋后被修整一新,家家户户小菜园围起了仿古竹篱笆,各类景观小品“点亮”乡村……在新杭镇阳湾村,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村民赵春华十分感慨:“多亏了人居环境整治,现在我们村庄环境大变样,大家生活更加舒心了!”
阳湾村的蝶变,是广德市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广德市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大力推进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优化提升工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绘就“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乡村新画卷。
金秋十月,漫步在广德市升平街道钱村村槽坊村民组,宽阔平坦的村道蜿蜒伸展,串联起家家户户,一幅幅绚丽缤纷的墙体彩绘与乡村景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村口新建的健身场地上,老人们悠闲地锻炼身体、唠着家常。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里,孩童们奔跑嬉笑,生机无限。
“别看现在村里到处干净敞亮,以前可不这样!”村民李大爷指着村崭新的村组道路告诉记者,“就说这条路,以前又破又窄,路两边还总长满杂草,堆着垃圾,看着就闹心。现在好了,水泥路加宽硬化,杂草垃圾也没了,看着就舒心。”李大爷的话语,道出了槽坊村民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真实变化。
今年年初,槽坊村民组充分利用上级资金,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为目标,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村庄来了一场“改头换面”。既拆除旱厕,栽种绿植,清理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提升村庄的“面子”;又拓宽道路,安装路灯、修缮排水渠,守护村庄的“里子”……一系列扎实的“硬投入”,改变了村庄面貌,让村民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筑牢了宜居乡村的根基。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为了群众,也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现在这样美好的村庄环境,是村级党员干部、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广德市升平街道团山村党委副书记李军介绍,今年以来,该村积极发动村民投入村庄环境整治,配合清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拆除乱搭乱建的废弃房厕,将家门口的小菜园打造成别具特色的“小花园”……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们也是团山村的一分子,有义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大家住得也舒服。”村民陈纪生的话语道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在村庄整治过程中,陈纪生主动参与,不仅包揽了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还将自家旱厕进行了修缮,菜园筑起了篱笆,为村庄“颜值”提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关系群众期盼,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广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德,越来越多的乡村正通过环境整治实现“颜值”与“内涵”的双重提升,不断激活发展动能,在乡村振兴赛道上书写着蜕变故事。“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增加资金保障、引导公众参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持续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