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庆10月21日消息(记者 刘畅司晨 通讯员 朱咏新)“原来茶叶品牌可以这样讲故事!我们太湖茶缺的不是品质,是让人记住的方式。”在武夷星茶业科技楼内,太湖天华茶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文兵感慨地说。2025年10月14日至19日,作为太湖县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者,我陪同31名茶产业人才奔赴武夷山,开展了一场为期6天的深度学习之旅。
精准选才,覆盖全产业链。此次参训学员的遴选,聚焦“全链条、代表性、潜力股”。他们中,有深耕种植的徐远平家庭农场主,有专注加工的安徽盛产茶业有限公司韩仁义经理,有探索茶旅融合的安徽栀子花岛徐文清经理,还有叶东荣、周竹琴、侯菊红等女性创业带头人。这些遍布产业链各环节的“种子选手”,将肩负起带动太湖茶产业整体提升的重任。
沉浸教学,开启思想革命。在燕子窠生态茶园,太湖县馨发家庭农场负责人方念长蹲在茶垄间,仔细查看套种大豆的根系:“这种生态模式,我们回去就要在茶园试种!”中国制茶大师刘国英的实践课上,太湖县恒诚农业农民合作社朱书成认真记录每个做青细节:“原来我们和大红袍的差距就在这些细微处。”
武夷学院侯大为副教授的产业分析课,让安徽徽泓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华深有感触:“茶产业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形成产业集群。”这些真知灼见,正在重塑学员们对产业发展的认知。
严管实学,确保培训实效。严格执行封闭管理,目的就是要营造潜心学习的环境。令人欣慰的是,学员们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研讨会上,安庆晨锦记茶业有限公司经理陈锦主动分享营销心得;太湖县马嘶茶厂经理吴卫兵则对标准化生产有了新认识。这种自律、专注的学风,是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
学以致用,谋划太湖实践。培训期间,学员们已经开始了“太湖方案”的谋划。太湖县阿霞山货经理王凤霞表示,要将武夷山的品牌经验用于太湖土特产开发;太湖县月霞家庭农场主黄宏刚计划引进生态种植技术;太湖县梓徽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汪勇经理则对茶旅融合有了具体设想。
培训只是开始。下一步,将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机制,在创业贷款、技术指导、市场对接信息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让学习成果在太湖大地落地生根。问道武夷山,振兴太湖茶。这次培训播下的种子,必将在太湖茶乡开出绚丽的产业之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