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以休闲农业为引擎、和美乡村建设为底色,通过“农业+文旅+生态”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景村一体、产村相融、主客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环境整治打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好、生态环境优是底色。注重分层推进。结合村庄规模、户数和人口等现状,从开展“十星清洁户”单元创建到“最美庭院”示范带打造,逐步实现以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提升为重点开展的重点自然村整治提升,到建设为县级、市级、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及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从小到大、由易到难。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94个、完成重点自然村整治提升1220个、实施农村改厕46578座。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优向好。

产业融合激动力。产业兴则百业兴。结合村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等特色,精准打造“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现已成功打造“原味四合”“骑趣东亭”“五彩杨滩”“生态卢村”“山水柏垫”等一批特色小镇以及“洞天福地和美桃园”“桐溪福地文化琳塘”“康养东亭徽韵社区”“德源甘溪康养典范”等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主题村庄;同时,以“竹乡画廊”旅游公路品牌为媒介,大力推动茶产业、竹产业等产业向道路沿线聚集。已形成云景牛山景区、新杭镇金鸡笼万亩数字茶园、誓节镇大溪坞茶文化基地等多个全网知名茶旅网红打卡地。招引欢溪源自然公社等新业态文旅项目20余个,累计建成民宿酒店48家、农家乐140余家,实现“一路通、百业兴”的生动局面;杨滩镇九房村以“花海九房”为主题定位,立足旅游资源,围绕菊花产业发展多元业态,连续多年举办菊文化旅游节。通过打造节庆品牌,以花造景、以花会友、以花创收,不断提升千亩花海的知名度、影响力,现在九房村逐渐形成了集吃、喝、玩、乐、游、赏为一体的多元业态赏菊景观环线。

赛事赋能添活力。依托“竹乡画廊”旅游公路资源禀赋,创新“体育+文旅”融合模式,将交通通道转化为竞技赛道,先后举办了铁立方超级铁人三项赛、安徽省首届马术公开赛、“一地六县”越野邀请赛等10余项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赛事期间,大量运动员、游客及家属涌入广德,沿线民宿入住率普遍提升,高端民宿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景象。农家乐也迎来客流高峰,日均营业额增长显著。真正实现“办好一场赛、激活一座城、富裕一方民”的乘数效应。

文化赋能增魅力。深挖本土文化基因,充分挖掘和利用月克冲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军工历史遗存,将军工遗址和生态山野相结合,整村改造盘活利用,打造“文化+生态+旅游”高度聚合的传统村落,并利用国营940厂废弃厂房和车间,建成月克冲纪念馆、940咖啡馆等,2025年拟将老厂房的成弹装配车间改造成梅花鹿养殖基地,打造月克冲产业集聚区;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激励引导广大群众对标先进、自觉看齐、共倡新风,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大力弘扬新时代好家风。如百家宴是杨滩镇燎琳梧溪村过年期间村民历来自发组织的传统活动,春节期间组织乡亲吃百家宴,更有舞龙、舞狮、写对联、打糍粑、磨豆腐、炸圆子、杀年猪等活动轮番上演,精彩丰富的活动内容,也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观看,把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烘托到了高潮。

截至目前,广德市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8家;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卢村乡笄山村、东亭乡高峰村);形成“竹乡画廊”“山水竹乡、农游乐园”等4条旅游线路。2025年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近14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张绍文 朱果真)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