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议事厅里,人大代表和社区群众一起议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七赴宣城,留下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佳句。

唐诗里的“双桥”,古韵犹在。今天,还是在宣城,宣州区宝城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立足社区,扎根人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起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同心桥”。

新“双桥”展露风姿,划出了一道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同频共振、双向奔赴的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彩虹”。

连心桥·心连心——说事室里听民意

宣州区宝城社区位于主城区,辖区有4884户、1.3万余人。获得过“全国‘4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和谐社区”等殊荣。

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宝城社区着力打造“民意直通车”“民情集散地”“民主传导器”。设在社区一楼的“莲姐说事室”,是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市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赵玉莲命名的人大代表工作室,赵玉莲在这里倾听群众心声,征集梳理社情民意、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代表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听民意、汇民智的“连心桥”。

这位已连任三届市人大代表的“小巷总理”,对履行代表职责体会很深:“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这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她多年如一日的行动。

自201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赵玉莲化身民意“收集员”,积极参与代表履职活动,将群众呼声转化为代表建议44条,有19条被采纳,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就在家门口,也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有温度。

正在推进中的市区邮政大院“自主更新”改造项目,就是生动的例证。

这个小区所属宝城社区,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功能配套差、安全隐患多。拆迁,不符合拆迁政策,拆不了;改造,居民多为低收入群体无自建能力,建不成。

面对群众的“窝心事”“闹心事”,赵玉莲组织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广泛征求民意、深入走访居民,通过提交代表建议、参加市两会等契机进行呼吁。

2024年起,宣城市提出按照“政府政策引导、业主自愿参与、试点项目先行”的思路,通过业主自筹资金在原址拆除重建的方式,实施老旧房屋“自主更新”,并且将邮政大院小区作为“自主更新”试点项目。

项目建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大伙从理解到支持?宝城社区将建设现场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阵地,尊重群众意愿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前期充分发动群众。2024年9月,在赵玉莲的推动下,由7名小区居民代表组成“自主更新”委员会,委员们积极性很高,宣讲政策,动员搬迁,效果事半功倍。去年底以来,54户业主陆续签订“自主更新”协议;2025年2月完成腾退房屋;3月危房拆除结束。

过程充分吸纳意见。最初的方案里,房型不能完全满足居民诉求。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赵玉莲和居民代表多次上门征求意见,找相关部门沟通,最终采纳建议及时调整规划设计方案,推动形成“居民提需求、代表梳问题、部门给方案”的良性互动机制,真正让项目建设汇聚民意、凝聚民智。

如今,项目正紧锣密鼓实施,小区居民热情高干劲足。69岁的住户高萍是“自主更新”委员会委员,她一有空就去工地,分享一点一滴的进展。“我们参与了从立项到决策、从集资到建设的全过程,我也动员了好几户居民搬迁。”她说,正因为这样,大家都当作自己的事情干,项目推进中没有一户不支持,没有一户不给力。78岁的居民余德胜就盼着搬新居的那一天:“没有这样的好政策,没有赵书记等人大代表一心一意为我们着想,我哪能住进一梯两户的新房。”

邮政大院小区“自主更新”项目,是“连心桥”的侧影,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缩影。

同心桥·同心干——议事厅里聚众力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宝城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融入基层治理日常,坚持用民主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起人大代表、社区群众与社区治理之间的议事机制与协商平台,位于社区一楼的“双桥议事厅”就是这样一座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同心桥”。

在“双桥议事厅”,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居民接待活动,倾听居民诉求,协调解决问题,创新形成了“群众说事、代表问事、集中议事、落实办事、督促成事”的“五事工作法”,让百姓议事、让百事可议。

群众“说事”随时来。凡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要事、社区建设发展的大事、美丽社区建设的实事、影响和谐稳定的难事、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扶贫助残帮困的急事,都可以来“议事厅”反映表达,参与讨论。议的范畴、议的流程贴在墙上,一目了然。

代表“问事”上门问。社区组建由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参加的“红心”“同心”“暖心”“贴心”“安心”五支志愿服务队,从周一到周五,志愿者到不同的服务对象家中,了解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李善菊是宣州区人大代表,兼任“贴心”服务队队长,主要面向独居老人群体,每周四她都要上门,既是送温暖也是察实情,“问事”问到心坎上。在一次走访中,她察觉到76岁的王玉珍有“烦心事”,深入了解得知,所在单元楼公共区域有商户私自安装了监控,老人担心隐私泄露,正和物业、商户闹矛盾呢。她宽慰老人:“这事交给我。”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监控顺利拆除,王玉珍现在逢人就夸:李代表真贴心!老人不顾高龄,也加入了这支志愿服务队,她说,为社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集中“议事”议充分。在辖区内,有一户二楼居民下水道改造过程中,一楼住户不同意从自家接新管道,楼上住户不愿分摊更换管道费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僵持不下。人大代表邀请三方来到“议事厅”议一议。协商达成一致,从二楼住户家里另外接卫生间及厨房管道,其他住户也同意分摊费用。三方言和,由衷点赞:“议事厅”搭建了沟通平台,议一议气也消了,事也圆满解决了。

落实“办事”办到位,督促“成事”见实效。2024年底的居民代表大会上,有人反映辖区内一大院宿舍水质和水压有问题。社区两位人大代表实地察看漏水情况,并多次与水务公司联系改造。现在,大院宿舍安装了新的自来水管道,困扰58户居民许久的用水难题彻底解决。

“五心”服务队齐心合力,让“同心桥”更牢固;“五事工作法”同心同向,同心干出精彩!这不,71岁的王朝林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带头维护小区环境卫生,忙得不亦乐乎。他说:“社区人大代表带了好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小区建设好、管理好。”

正是这些务实的行动,宝城社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持有事多商量、决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形成“居民反映—代表介入—部门联动—协商解决”的有效机制,从天然气管道进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城南临时菜市场前新设红绿灯、宣城高铁站增设便民椅,到加大对高层小区电梯定期检修监管力度、加大对雨污分流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力度、加强对市区公交站台维护管理……一个个“民意清单”汇总形成一份份“建议清单”,一批社区治理难题和代表建议在共商共议中找到解题思路,群众的“想法”、代表的“说法”、民主的“做法”,正不断变为工作“办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日渐融入到百姓生活具体而微的实事中。

宝城筑“双桥”,一切为了人民;彩虹映满天,为了人民的一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宝城社区还在深化,还在探索……(宣城日报)

编辑:徐秋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