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单龙寺镇创新搭建“溪畔议事”协商平台(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霍山县单龙寺镇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的壮丽画卷中,一股源自政协基层协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清泉正汩汩流淌。该镇依托精心打造的“溪畔议事广场”,创新搭建“溪畔议事”协商平台,将“霍里畅聊”协商机制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政协委员和民情联络员的桥梁纽带与专业智囊作用,以“委员引、群众议、合力办”为核心理念,群策群力议村事、解民忧、促发展,为擦亮“寺季平安”基层治理品牌注入澎湃动能,绘就了一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谐稳定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政协搭台汇民意,清溪畔议同心圆。单龙寺镇巧妙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契机,积极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风景怡人的“溪畔议事广场”,不仅是村民议事的场所,更成为基层政协委员履职、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基层政协委员、民情联络员主动下沉,与村民围坐一桌。绿树掩映,溪水潺潺,一张圆桌,几条长凳,委员倾听、联络员记录、村民畅言、干部回应,大家围绕村内大小事务,平等交流,共商共议。这里既是政策宣讲的“微课堂”,更是政协贴近群众、感知民情的“前哨站”。平台建成以来,在政协委员的牵头组织和民情联络员的广泛发动下,累计围绕“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等主题开展议事协商活动10余次,政协委员、联络员梳理上报有效建议32条,推动村务决策透明度和村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委员联络员齐发力,源头化解筑平安。“溪畔议事”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化解基层矛盾提供了“源头活水”,而基层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和民情联络员的“熟人”优势,则是这活水中的关键力量。平台运行形成了“委员引(引导方向、提供法律政策支持)、联络员收(收集信息、反映诉求)、群众提、多方议、集中决、合力办”的闭环机制。无论是邻里宅基地纠纷,还是公共设施管护矛盾,抑或历史遗留问题,都被引导至这方清溪之畔。政协委员以其法律政策专长提供专业调解意见,民情联络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沟通疏导,村干部、乡贤、相关方代表共同参与,在倾听中理解诉求,在协商中平衡利益,在法律框架和乡情民约中寻求“最优解”。在政协力量的深度参与下,平台累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寺季平安”品牌构筑了坚实稳固的民心根基和法治保障。

协商之花结硕果,溪水长润和美村。“溪畔议事”平台的蓬勃实践,是单龙寺镇深化“霍里畅聊”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助力“寺季平安”品牌建设的精彩缩影。它成功激活了村民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委员引、大家议、齐心办”;它显著提升了村级组织在政协协商机制支撑下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使决策更贴民心、落实更有力量;它有效涵养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邻里互助、诚信守约蔚然成风。这一泓源自溪畔、由政协协商智慧与基层民意共同滋养的治理清泉,正以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力量与源头治理的显著成效,持续滋养着单龙寺镇的和谐土壤,让“平安”与“和美”如溪水般浸润千家万户,成为乡村振兴中最温暖的底色与最响亮的品牌。(秦鑫)

编辑:徐秋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