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点火!”6月28日上午,在位于庐江化工园的安徽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随着一声指令发出,技术人员在中控电脑屏幕上点击“开始点火”按钮,天然气炉膛内瞬间迸发出金黄的火焰,项目点火一次成功!

这意味着企业年产120万吨轻量舒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正式迈入了联动调试的新阶段,这个占地面积600亩的项目迎来蝶变。

走进安徽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聚酯车间、纺丝及包装车间、立体仓库整齐林立,叉车来回穿梭忙碌。工人正在对户外设备进行投产前的紧张调试。来到7米高的车间,一条条崭新的纤维产线有序滑动、升降,进行卷绕、传送、包装等全自动操作。技术人员手持笔记本电脑,逐一对生产设备进行巡检调试,确保项目投产后全速运转,释放最大产能。

据了解,安徽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浙江桐昆集团全资子公司,桐昆集团是一家投资石油炼化,以PTA、聚酯和涤纶纤维制造为主业的大型股份制上市企业。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庐江,计划投资年产120万吨乙二醇及配套合成气项目。

谈及项目为何选择落户安徽庐江,安徽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指挥李永耀表示:“一个是区位优势,安徽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具备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另外一个是良好的交通条件,庐江化工园这里有西河引江济淮工程,庐铜铁路离我们2公里左右,加上高速公路,形成良好的水运铁运陆运条件,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李永耀一一介绍。

然而,就在项目完成报批准备动工之际,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上游合成气项目方撤资,多重因素叠加,配套项目无法继续,项目建设几度停滞。一边是停滞的工地建设,一边是企业逐渐摇摆的信心,如何破局?庐江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多方奔走协调,为项目重新寻找上游合作伙伴。经过深入分析论证,最终决定支持企业进行项目转型,改建年产120万吨轻量舒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

方向既定,庐江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顶格调度”,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县干牵头,专班人员全流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申报流程“一路绿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联系县干多次调度,县直各部门大力支持,园区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项目推进中的瓶颈制约被一一破解。”庐江化工园规划建设管理科科长孔元介绍。

项目建设过程中,化工园负责人经历换届,但园区班子一茬接着一茬干,凭借着一股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钉钉子精神”,一路咬紧项目进度。

在各方努力下,历时18个月,项目终于达到试生产条件,点火成功,蓄势待发。

据了解,年产120万吨轻量舒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总投资57.65亿元,采用国际领先的聚合技术,聚熔体直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绿色制造技术。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年税收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500多个。

从濒临困境到顺利转型,坚定企业扎根决心的,除了地理位置,更有庐江县聚力打造的“没有天花板”式的营商环境。

李永耀感慨:“在项目面临困境时,政府与我们积极沟通,把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一个一个去解决。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政府的诚意和决心,可以说是相互信任、相互携手,共同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转型和落地。”

佑顺的“破局新生”,是近年来庐江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护企安商理念的生动缩影,更是一场政企连心、破茧成蝶的双向奔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庐江化工园人员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为企服务水平,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来庐江扎根。”

(陈娟 卢钰)

编辑:张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