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理论宣讲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引发思想共振?阜阳市以一场跨越地域的理论宣讲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在近日举办的“理有‘颍’响力”微宣讲邀请赛暨青年宣讲展演活动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知名理论宣讲专家现场犀利点评,经过层层选拔的12组青年宣讲员同台竞技,积极探索脱口秀、情景剧、非遗融合展示等创新形式。这场集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理论传播盛宴,标志着阜阳市在构建“大宣讲”格局、深化区域理论协同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创新实践:构建理论宣讲的“青春话语体系”

活动现场,太和新农人徐旭东和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共同将传统曲艺与现代农业发展叙事巧妙融合,在悠扬的清音旋律中铺展乡村振兴画卷;展演一等奖和最受欢迎奖双料得主、阜阳城郊中学教师胡悦搭档AI虚拟人物,改编网络热词、热门歌曲,将“文旅融合”实践成果转化为朗朗上口的快板旋律,引发青年学子强烈共鸣。这种“理论+文艺+科技”的融合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宣讲的单向灌输定式。对此,上海青年讲师团成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办公室干部赵强表示,选手们把“理论+故事+感受”结合起来,给听众们呈现了一场丰盛的理论知识盛宴。

区域协同:打造长三角理论宣讲共同体

活动创新邀请上海、江苏、浙江的知名宣讲专家现场点评。这种“宣讲走亲”机制不仅实现了优质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更催生出理论阐释的协同创新。“这次微宣讲,有的融合非遗艺术,有的加入舞台剧元素,也有的说起了脱口秀,选手们的宣讲方式新颖,内容生动活泼,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了。”浙江省相关宣讲团导师、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骨干宣讲员、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干部李陈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随后的“理有‘颍’响力”微宣讲邀请赛暨青年宣讲展演座谈会上,三省一市宣讲专家围绕基层理论宣讲的现实瓶颈和破局思路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对微宣讲作品进行现场诊断。阜阳市委讲师团团长刘晓妮表示:“通过构建‘理论共研、人才共育、品牌共创’的发展模式,我们正在打造立足皖北、辐射长三角的理论宣讲新高地。”

青年力量:培育理论传播的“先锋队”

活动特别设置“大众评审席”,100名高校青年学生化身犀利的大众评委参与评选,为宣讲员们打分,选出最受欢迎的宣讲员。另外还有200余名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现场观看,沉浸式聆听一场充满活力的青春思政课。阜阳理工学院学生时宇娜在观赛后感慨:“我看到青年榜样的力量,如果有机会,我也想成为一名理论宣讲员。”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传播体验,有效激活了青年群体的理论认同。阜阳理工学院入党积极分子李思彤表示,她多次被触动,尤其是梁家河的故事,让她意识到新时代青年应当将理想扎根基层,未来,她将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乡村支教,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唐忠宝表示,探寻青年理论宣讲的“破圈之道”,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域经验出发,为长三角理论宣讲队伍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阜阳市的理论宣讲创新实践,实质上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体系建设的区域性探索。通过构建“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的完整闭环,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宣讲现代化样本。这种以青年为主体、以技术为支撑、以区域协同为特色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辟了新路径,更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思想动能,在新时代理论武装工作中书写了独具特色的“阜阳答卷”。(靳雨霏)

编辑:刘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