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池州11月19日消息(记者赵家慧)11月18日下午,2025长三角有色金属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作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实践,大会以“数字链通·金融赋能·生态共建”为主题,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金融机构、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主流媒体代表150余位嘉宾,共同擘画有色金属供应链在数字化转型、集约化升级、绿色化发展中的战略路径。

本次大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安徽鑫汇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九江银行支持。

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代表主办方介绍了大会的核心宗旨与时代使命。她表示,有色金属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关系电力、电子、建筑、新能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针对当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仍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业链协同效率偏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与挑战,马彬提出三点认识:以“数字链通”共建智慧高效的供应链协同生态;以“金融赋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以“生态共建”构筑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命运共同体。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罗辛平代表东道主欢迎与会嘉宾的到来。他指出,池州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罗辛平强调,池州正大力发展镁基、铝基、铜基等新材料产业,加快打造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基地等,预计今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池州经开区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沿江而设、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环境优越,欢迎企业家在池州投资兴业。

九江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杜中文在致辞中阐释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内涵,介绍了九江银行以“产业金融银行”为战略方向,推动“产业+政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通过创新运用产业链数据风控技术,建立动态资产监控和价值发现机制,搭建产业协同平台,构建了“1+2+4+N”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有色金属产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沈忠林在致辞中表示,有色金属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其供应链的稳定与高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成员,正以“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为目标,奋力前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琛伟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企业创新发展”进行政策解读。他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核心在于制度与规则统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原巡视员辛仁周深入解读了产业政策在促进有色金属行业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在“以资源保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绿色供应链为纽带,推动‘回收+再生材料+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的演讲中阐述了“十四五”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变化以及“十五五”的主要机遇和挑战;九江银行合肥分行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助理吴童以金融落地,详细介绍了“九江银行助力长三角有色金属大市场建设方案”。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要凝结成可执行的方案。安徽恒达供应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肖磊详细介绍了《长三角有色金属产业金融统一大市场规划建设方案》。方案包含产业+金融+仓储+物流的综合性供应链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将集中仓储、商品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交易后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区域商品交易平台。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安徽办事处”正式揭牌(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签约仪式环节(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为更好地服务安徽地区的中小企业,同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安徽办事处”正式揭牌。会上还举行了“长三角有色金属产业金融统一大市场”签约仪式。

高端对话环节(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破局有色金属产业供应链融资困境”高端对话环节,金融机构代表、供应链核心企业负责人、电缆制造企业高管齐聚一堂,紧扣“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主线,围绕行业发展痛点展开深度研讨。

编辑:刘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