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4月29日消息(记者徐鹏)“俺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世博会场馆再大,也难不倒我!”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齐天大圣“孙悟空”正用流利的中、日、英三种语言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谈笑风生。
这不是真人扮演的模仿秀,而是合肥高新区知名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火大模型”打造的AI数字孙悟空。眼下,这个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尖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展示,正在成为本届世博会最具人气的文化科技融合典范。
国产IP道出文化内涵
大阪世博会的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的数字化孙悟空。
大屏幕上,196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动画《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形象栩栩如生。技术团队展示了支撑数字孙悟空的“神经中枢”——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这个拥有七大核心能力的AI系统,不仅“消化”了《西游记》全部剧本、数百小时的图像和录音,还学习了现代科普知识库。“就像给大圣吃了‘现代版人参果’——用数据喂养的‘数字人参果’。”项目相关负责人比喻道。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在众多中国动画IP角色里面,采用上影《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形象,依托于形象建模、语音合成、唇形预测、图像处理等AI核心技术,在星火大模型的加持下,成功展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形象。当用户与AI数字孙悟空开启“面对面”实时对话,仿若穿越历史,体验古今交融的奇妙。
AI数字孙悟空不仅能够面对面与用户亲切交流、幽默解疑,还能实现即时响应的问答互动及精确无误的导览服务,让每一次互动都充满趣味与便捷。
“AI大模型展项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了世博会中国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将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角色孙悟空,打造成既有传统动画形象,又有科技属性的数字化孙悟空。通过AI科技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让全球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鸣。”科大讯飞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孙庆华介绍说。
国产AI展现硬核科技
在文化传播的背后,是国产AI技术的硬核支撑。
孙庆华告诉记者:“这一展项应用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基础上,融合强抗噪语音识别、多情感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等国际领先的特色技术。同时,将讯飞星火大模型、科学教育大模型、教育大模型结合专有训练,结合科大讯飞智慧教育奇思妙问产品展现了类科学家自由对话、问题准确理解能力等能力。”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赋予大圣硬核实力的“装备”——讯飞星火大模型。
讯飞星火大模型是科大讯飞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底座训练,实现全栈自主可控,具备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等七大核心能力。其从海量数据和大规模知识中持续进化,帮助用户实现从提出、规划到解决问题的全流程闭环。
讯飞星火整体布局为“1+N”体系。其中,“1”是指通用底座大模型;“N”是指大模型在教育、医疗、金融、汽车、运营商、工业等各个领域的落地。
2024年10月24日,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讯飞星火4.0Turbo正式发布;同时,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正式启动。
2025年1月,业界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正式发布,利用更少参数实现业界一流效果;讯飞星火4.0Turbo底座升级,行业首发混域知识搜索技术;推出业界首个具备端到端语音到语音同传能力的大模型——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4月,讯飞星火X1迎来全新升级,在数学、代码、逻辑推理、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等通用任务上效果显著提升。
IP+AI念起科技+文化“真经”
中国智造,国产AI,或许正在改写世界上文化传播的规则。AI数字孙悟空正以三语对话的姿态,向世界演绎着一场跨越数千年的文化对话。
这个数字化的“齐天大圣”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中国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它用算法解析《西游记》的禅机,以代码重构金箍棒的物理法则,让神话角色首次具备了与全球观众进行文化互动的能力。
而这背后折射,正是中国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独特范式。
眼下,AI数字孙悟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正在改写全球科技文化版图。历史上,中国文化曾通过丝绸、瓷器和茶叶影响世界;今天,以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为代表的自主技术体系,正在构建数字时代的“新丝绸之路”。
这种“科技为体、文化为魂”的融合创新,或许正是中国给全球化困境开出的独特药方:当算法被注入“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
当金箍棒遇上算法,神话不再只是传说,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个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时刻,让文化基因在数字土壤中焕发新生,千年神话正以全新的方式,继续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传奇。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