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日画卷徐徐展开,一首关于这座城市的原创歌曲悄悄上线。
没有喧闹的开场,它像一阵从巷子口吹来的风,流淌进人们的耳朵,进而出现在更多人的听歌记录。
歌名很直白:《合肥这座城》。音乐轻盈、旋律上头、镜头感强,像是车窗被拉下,风从湖面吹进来,吹乱了头发,也吹起城市柔软的一角。
“我就是想做一首真正写给这座城的流行歌。”谈到创作,作曲兼演唱者郭言乔说。说这话的时候,他笑得轻松,叙述着一件迟到但自然发生的事。
城市生活变成轻哼的旋律
郭言乔,38岁,马鞍山人,来合肥18年。
他做音乐、做录音棚、拍纪录片、做城市视听内容。从大学生活到成家立业,从年轻到成熟,对他来说是一种成长线。
这首歌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任务,而是犹豫了12年才下笔。
“以前也听过关于合肥的歌,但我想要一种更轻松、干净、年轻的表达。”他说。“我喜欢一边绕城开车,一边听歌。那种风吹进来的感觉,让我突然觉得:合肥其实很适合一首城市流行歌。”
郭言乔说,写这首歌时最先落出来的,是那句反复循环的副歌。“每次经过大蜀山、天鹅湖,就觉得节奏在心里跳。”
“天鹅湖闪着碎钻,大蜀山披着淡蓝。”“你会突然觉得,这城市变成了一段能轻轻哼出来的旋律。”他说。
老合肥人的“旧地图”,被写进歌词
这首歌写词人是窦阿敏,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合肥。
“我出生在老城,包公园就在我家门口。逍遥津、城隍庙、芜湖路,是我的学生时代,是‘周末一定要去转一圈’的青春记忆。”
她说得很慢,也很稳,语气中没有“非要证明”的执拗,更像一种自然沉淀。“可能别人觉得这些地方普通,但它们是我长大的地方,是我心里那条老地图。”
她写歌时很明确:“我不想描绘很宏伟的合肥。老城区的巷子、梧桐树、河边的风、城隍庙里慢吞吞的糖画摊,那才是真。”
“包公园的荷叶边,卷起千年都不换,淮河路步行街上,青春正循环播放”“外地朋友问合肥是什么样,以前我难回答。现在我可以把这段歌词发给他。”她说。
密集但不堆砌的城市意象,让人觉得舒服。
逍遥津的柳絮、包公园的荷叶边、三河古镇的石板路、罍街深夜的豆浆、科创码头的月光……这些地方不是旅游手册上刻意挑亮的“必去点”,更像本地人走动的轨迹。
新合肥人:从陌生、到扎根、到“我愿意代表它”
这首歌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是一个“新老合肥”混编的小团队。
陈登余,数字文创策划人,是这首歌的推动者。从重庆来合肥已经有11个年头。
他说:“我们都是外地人,但在这里成家、立业、做内容,慢慢变成‘新合肥人’。也想做点事情让别人看到这座城的气质。”
他们并没有提出“讲好城市故事”这么复杂的任务,反而更像是朋友间的对答:“既然别人问‘合肥怎么样’,那干脆用一首歌回答。”
如果把这首歌的发布放在更大的语境里,背后是一个问题:合肥要不要有属于自己的多元城市音乐?
几位创作者的答案是:不是“应该”,而是“早该”。
他们已经准备往前再走一步。
陈登余说,他们正在规划一张以合肥为主题的数字文创音乐专辑,十首或十二首歌,每首歌拍一个MV。
“不是任务,是一种有意思的尝试。”“把音乐、影像、故事、城市氛围串起来。”
有媒体计划合作播出,有文旅场景愿意播放,也有计划放到地铁和出租车。不是为了“打榜”,更多是一种温柔的野心:让城市被听见。
“我不靠这首歌挣钱。只希望别人听到的时候,会笑一笑,说一句‘诶,这就是我们合肥。’”郭言乔说。
“城市歌”的下一步,不急着“爆”,只想被听见
在时代的浪潮下,这首歌的旋律中也不乏AI“影子”。
“我听了很多AI生成的旋律,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玩的动机,再重新写、编、推敲。”郭言乔说。
“AI给的是跳板,最后让人记住的还是人情绪的走向。”这句话听着轻描淡写,其实是当代创作人路数写照:技术在变,创作的热爱没变。
“希望这首歌能进地铁、出租车、电台。”团队成员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那种商业目标感,更多是真切期待:“想让外地人来时听到。”“想让本地人听了点点头。”“想让年轻人跟着哼。”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这些创作者的状态,大概是:没有喧闹的口号,只有热爱的生活。
“十年前,别人问我‘合肥有什么’,我可能需要思考一番。”陈登余说:“现在,我想回答的东西太多了。”
窦阿敏说:“老合肥人把情感放在巷子里,新合肥人把热情装在后备箱里,两种生活交错的时候,城市变得有趣了。”
或许这就是歌里那句歌词的来源:“科技与旧巷在此恰好拥抱。”
合肥正在变得更立体:科技、音乐、生活、夜光、老巷、地铁、年轻人、情绪、气味、慢与快。城市夜色亮起,像歌词写的那样:“欢声与笑意,在此漫过眉梢。”
如果翻译这背后的逻辑,那便是:合肥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变好,而我们刚好看见。
你心里的“合肥这座城”,是什么样子?翡翠湖的晚风、地铁站的夜灯、街角小店的锅气、科创园区的清晨白雾、老城区的手写招牌……欢迎在合新闻客户端留言,说说哪一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合肥,这就是我的城。”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 记者 王书浒/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