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履新一个月之际,新华社从23日开始连续3天对外播发“中共高层新阵容”人物特稿及相关图片。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59岁的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首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中共最高领导人。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走到了中国政治舞台中央,接过了历史接力棒。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他也站到了世界舞台的前沿。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的当天中午,习近平同5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他坦陈肩负着沉沉的担子,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概括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详细]

“万事民为先”——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

  11月15日,在京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李克强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六天后,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

  随后,李克强在多个会议场合“打破沙锅式”的追问,引发广泛关注。这种长期形成的注重解决问题的务实会风,拒绝官员“照本宣科”,鼓励自由发言,让与会者既有压力,更感兴奋。

  这些细节都透露着,李克强锐意改革的精神,果断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心系百姓的民生情怀。而这正是他从地方至中央工作期间一以贯之的作风。…[详细]

“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

  “我们的干部无论职务多高,都是群众中的一员,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这是20多年前,时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的张德江在全国两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的一番话。

  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张德江从高校领导岗位走上仕途,经过多个地方和中央职位历练,连任两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现年66岁的张德江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11月20日,张德江卸任重庆市委书记。在临危受命主政重庆期间,他不负重托,稳定了大局,理清了发展思路,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详细]

“多做实事不图虚名”——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最广泛地凝聚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会见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贺词。

  在11月15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67岁的俞正声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共最高领导层。

  无论岗位如何改变,“多做实事,多解决问题,不求波澜壮阔,但求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是俞正声的从政信条。…[详细]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

  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65岁的刘云山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从北疆边陲到首都北京,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路走来,始终给人谦和务实稳健的印象。“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既是他常用来要求下属的话,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工作的心得写照。

  1986年,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时,为调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刘云山独自一人坐火车、乘汽车、搭拖拉机,进农家、住帐篷,与农牧民群众促膝谈心。他说:和群众在一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和群众在一起,本身也是一件快事。…[详细]

“求真务实 尽责奉献”——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

  从当年一名农村插队知青,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从防范化解广东金融风险、抗击北京“非典”、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王岐山一路走来,风雨无阻,自信从容。他在多个领域、地区、行业、岗位上磨砺成长,在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感悟中尽责奉献。

  11月30日,刚刚担任中央纪委书记半个月的王岐山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计“高参”,王岐山说,“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绝不能‘透支’党的信任和信用”,“要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详细]

“为民、务实、清廉”——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

  生在福建,先后任职广东、深圳、山东和天津,66岁的张高丽一直与大海结缘,始终秉持宽阔和开放的“海洋思维”,始终立于改革开放的潮头,低调做人做事,一路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承诺。

  11月15日,在京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张高丽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共最高领导层。

  今年两会期间,张高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本身就是个苦孩子,我的责任是恪尽职守做好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全心全意服务。”…[详细]

中国民族广播网你好台湾网中国广播联盟全球华语广播网高校广播联盟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广播报中国广播杂志广播歌选央广手机台央广幸福团电视购物
中央台简介央广传媒央广新媒体中广网简介驻地记者广告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中国广播网客服热线: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