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广直播 > 中国大舞台第99期 > 直播摘要

安徽非遗条例10月施行 黄梅戏花鼓灯走进中小学课本

2014-08-24 20:28:00  来源:安徽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本报讯 我省将尝试对黄梅戏、文房四宝、花鼓灯等重点项目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这些非遗项目还将走进中小学课堂。昨天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该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透露,目前安庆正在为黄梅戏编写教材,我省将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编写“非遗”教材。《条例》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引导中小学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推荐传承人人选,非遗传承人可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传承活动给予支持。

  符合相关条件的特定区域,所在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本级政府批准,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唐跃透露,下一步我省将对黄梅戏、文房四宝、花鼓灯等重点项目尝试建立保护区。

  《条例》对破坏非遗的处罚作出规定。若侵占、破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关联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其附属物的,处1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陈露 本报记者 叶晓

编辑:任芳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关闭x